犖确山坡瘦馬行

somno
·
·
IPFS
·

狀聲詞的衍生用法,形聲字是漢字的大宗,狀聲字是語言的起源!

<山石> 唐· 韓愈

  •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廣濟道中 其一>宋·孔武仲

  • 犖确山坡瘦馬行,年朝春色未分明。

  • 蔫黄猶是舊時葉,格磔稍聞新歲聲。

  • 强涉遠非我好,亦逢佳景得心平。

  • 寒威斗起終豪横,更取村獨自傾。


䃕確:石相扣聲! 亦作“ 犖硞 ”。亦作“ 犖埆(确) ”,犖確,亦作“ 犖嶨 ”。

象聲詞。 宋 蘇軾 《江西》詩:“舟行十里磨九瀧,篙聲犖確相舂撞。”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微影模糊聲犖確,是誰攜屐踏花來。” 姚錫鈞 《病中作》詩:“泥轍車聲生犖確,牆根苔氣發幽妍。”

  1. 确khok8:土地多石而貧瘠。《淮南子·人間》:「有寑邱者,其地确石而名醜。」通「埆」。

  2. 嶨khok8:山多大石也。【韓愈·會合聯句】吟巴山犖嶨,說楚波堆壟。【集韻】或作埆㙾。

  3. 硞khok8:石聲。

  4. 確khok8:堅也,靳固也。

  5. 䃕lok8:呂角切,音犖。䃕確,石相扣聲。

萌典的解釋是不對的:犖确:險峻不平的樣子。他舉的例子就是韓愈的詩:「山石犖確行徑微」,應該是「山路多石,難行的樣子!」,走路時候,因為石頭多,石頭滾動,互相碰撞,發出 lok8-khok8的聲音,叫做「犖确」!

這個角本來是發lok8的音,後來不知如何變成發「覺kak8」的音! 所以,這字也是連綿詞,lok8-lok8 -> lok8-khok8. 後來「角」的異體字「甪」,被採用在台語「lut」的音字,這也是從lok8(粵客語拼音用luk)音演變而來的! 這個「埆」的中文發音是ㄑㄩ ㄝ ˋ,是反應他的中古切音的「確」字! 其實比較接近的應該是ㄌㄨˋ音!

  1. lok8-khok:

  2. lok8-khok8, (1)遊戲ê一種。(應該就是兒童騎乘的木馬蹺蹺板) (2)無做tāi-chì四界流浪。

  3. lok8-khok8 馬,(1)無主人ê馬。 (2)(罵女人ê話)流浪女。

lok8-khok8,是狀聲詞,是石頭滾動碰撞的聲音,不管是用腳走,或騎馬,坐馬車,都是外出,或旅遊,或遠行,也就是四處流浪的意思! 教育部字典採用「碌硞」,字典釋義:石狀。說的不清不楚,其實就是「硞硞」或是「䃕䃕」的連綿詞! 在書證上是採用「犖」字的lok8, 其他上面所列的「確,确」的khok8。

khok8-khok8:

頻に(重複,頻繁地) ,從走路或車馬行走無間斷的石頭碰撞聲,引伸而來(可以用硞硞,或者用矍矍,疾走不息貌,尤其是用在~~走。)。例如:∼∼ 跪; ∼∼ 拜; ∼∼ 求; ∼∼ 掙(tsinn); ∼∼ 哮hau2; ∼∼ tân(彈)。

無性に(非常地)。個人以為是「確確」譬如:硬ting7~~;冇phann3~~;瘦san2~~;熟sik~~;乾ta~~;硬ngi7~~

其他

老~~,可以用「老確確」,或是「老皓皓」。 念,可以用「嘓嘓」念。等,可以用「鵠鵠」等。瘦~~,也可以用瘦「埆埆」。

ki-ki-khok8-khok8: ki是 kiau的懶音! 「礉」,或「磽」,石不平也

【確確】

堅硬貌。唐戴叔倫《屯田詞》:“麥苗漸長天苦晴,土乾確確鉏不得。”唐元稹《田家詞》:“牛吒吒,田確確,旱塊敲牛蹄趵趵。”淸陳孚《居庸關》詩:“車稜稜,石確確,車聲彭彭鬭石角。”

vocus.cc/article/5f4...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omno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浪流連

叫小賀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兩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