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从敦煌飞天壁画到宁波岩彩圣像画

赵建敏
·
(修改过)
·
IPFS

各位亲爱的主内弟兄姐妹们、朋友们

从敦煌飞天壁画到宁波岩彩圣像画,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打开了一扇门,推开了一扇窗。这门既是画廊之门,也是信仰之门。这窗既是东方岩彩画之窗,更是真理与爱德之窗。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但那是自然之光,没有心灵之光,我们看不到旭日冉冉升起的美。岩彩取材于天然矿物,但它并非偶然堆砌而成,却折射出造物主的美。当若望王怀爱教友把“东方与岩彩”同时置于画布上时,创作的奇迹发生了!我这里所指,并非我们目光所见的东方岩彩画本身无以描述的美,而是在说:凝视者成了被凝视者,被凝视者成了凝视者。这才是圣像画的真正奇迹所在。我想,圣像画的穿透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教宗方济各说:“艺术家们应细心照料美好的事物,因为’美’能医治今日男女受伤的心灵。”(2016 年 12 月 7 日) 毫无疑问,无论东方日出还是岩彩矿物,它们的确都是美好的自然之物,然而如果我们不成为凝视者,我们就难于看到它们的美,也就难于被“美”所治愈。当我们在凝视的时候同时也被凝视时,这“美”才能进入我们的心灵,才会让我们得到治愈。所以,在圣像画前,我们需要驻足凝视,让自己成为被凝视者,不仅是“美”的凝视者,而且是被“美”所凝视者。无论东西或南北,“美”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和福音。“美是通向无限者的门。”(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 年 8 月 31 日) 因而,可以说,当我们凝视“美”,同时又被“美”所凝视时,我们会与无限者相遇。

这里也需要特别感谢王怀爱教友,他把极具耐久性的中国元素岩彩纳入到圣像画中,让圣像画更具长久的保存价值。当我们凝视这些圣像画时,这种绘画材料的长久保存价值就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内心无法逃避的真实渴望,就是那无限的永恒者。我们需要面对并承认这个现实。世上的一切都是饮鸩止渴之物,无法解除我们人性内在的这种渴望。艺术家用他们的创造告诉我们:“艺术就是要把人超越可见之物的这种渴望,活生生地摆在面前;它让我们看到人对无限者的渴望与追寻。”(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 年 8 月 31 日) 这也正是艺术之美的关键所在。艺术创造所具有的恒久魅力就在于此。

东方岩彩圣像画所表达的或许正是这种渴望与追寻。它把东方、岩彩和圣像三个要素融合在一起,用一种独特而创新的艺术方式,把人类内心的这种渴望坦然地呈现在眼前。有鉴于此,艺术的恒久魅力显然不在于它空泛的情感慰藉,也不在于它貌似新颖的独创形式,而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类内心的这种渴望,并为其内心的这种追寻带来方向性的启迪。显然,为使艺术具有恒久魅力,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不可或缺的。“完美结合”才是那真正的“美”,能带给人无限精神享受的“美”。这或许就是艺术家们终其一生要实现的目标。故此,教宗本笃十六世告诉艺术家们:“绝不要让艺术创作与真理和爱德分开”“要让真理在你们的作品中闪耀。”(2011 年 7 月 4 日)这真理就是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出来的永恒无限者的美。这爱德就是人类内心对永恒无限者的渴望与追寻。故此,好的艺术作品,永远不能将这两者分割开来。反之,两者的结合越是融洽完美,艺术作品的魅力就越是恒久。

此时,我们站在这个画廊的门口,让我们缓步进入,去感受东方岩彩圣像画的艺术魅力。这里不需要匆忙的脚步,而是静心地驻足凝视,凝视那凝视者,也让自己被凝视。如此而行,我们定会感受到东方岩彩圣像画的美,更能体验到它所表达的永恒无限者的美!

感谢画家若望王怀爱教友!感谢各位弟兄姐妹和各位朋友的莅临!

赵建敏

2025 年 9 月 29 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