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外領隊的那些日子 (一)

VietJoe333
·
(修改过)
·
IPFS
·
在沒有Google Map 的年代,領隊好忙啊

上回的導遊口試分享,上周終於放榜了,分數不高不低,算是通過了,接下來就是合計98小時的職前訓練,拿到執照後,才是官方認證,正式的具有導遊的身份。但,不用高興,就只是一張證照,一個資格證明而已,並沒有什麼保障。到時候有沒團找你帶,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帶,有了證照,沒有帶團,證照也只是紙一張。

導遊跟領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與操作方式。領隊是帶團出國旅遊,導遊則是在國內接待國外來的旅客。是一個反過來的概念。就像一個當採購,一個是業務,本質有點像,但攻守異位,一個要買,一個要賣。但若領隊帶團出國,還要做本地導遊的工作,根本是兩個人的事,確套在一個人身上。完全是一種血汗,操人的工作。另團費的每一分毫,都要獲得最佳的效益,符合最大的CP值,一次旅遊,去越多國家越好的概念,比如歐洲12天5國 (扣來回飛行,實際約9天),一種旅客對旅遊期待的極大化。到此一遊,卻仍要表現的很豐富的填鴨式追趕行程,當然這也符合當時市場的需求,但可想而知,一個帶團領隊,肩上有著多大的責任。

ChatGPT 模擬

打從開始工作以來,自己一直跟國外,外國人脫離不了關係,不管是做業務,PM,外派海外,領隊,一直都離不開出國,外國人,這次考導遊,也是想,之後多一個選項,至於未來能不能做,怎麼做? 就再說吧。若有機會斜槓一下導遊,想來或許也是不錯的,有想像的空間。

先說說以前的帶團領隊的經驗。

話說 ,多年前,一個剛退伍的年輕人,漫無目的走在復興南路上,走到東豐街口,抬頭偶然看到旅行社徵外務的徵人啟事,剛好自己也要開始找工作,沒什麼經驗,旅行社好像也蠻有趣的,於是一個職場菜鳥,抱著好玩,學習的心態,進入了旅行業,一開始只是專門跑外面,負責去客戶端收件,還記得曾經去過女星呂秀齡家,還有就是跑跑外交部,大使館,各外國辦事處等,辦理護照簽證。之後轉做業務工作。換了一家大型綜合旅行社,考上領隊執照,也開始兼職領隊帶團出國。領隊帶團壓力山大,尤其我是專帶長線團,長線團泛指飛行時間較長之路線,除了東南北亞,中國大陸以外,歐美紐澳非,都屬於長線團,歐洲旺季團多,除了住宿飯店外,通常團體行程在跑,變數多,無法預期,所以旅行中的食宿交通,旅遊參觀等,大都必須要靠領隊在當地,確認與安排,經驗很是重要,試想,長程線旅費都很高,誰想要看到一個領隊在國外,不知所措的冏樣,出糗還好,萬一出什麼問題,影響到團員的權益,茲事體大,尤其是歐洲團,我們既是領隊也是導遊。帶團同時,也要扮演導遊的角色。除了飯店在出發前已經確認外,出發前公司給你一張行程表,上面有住宿的飯店,各地的餐廳地址與相關電話。下了飛機就全靠領隊在當地安排了。與司機行程,路線溝通,很多司機路線不一定熟,試想我住在台北,對台中,高雄不一定熟,很正常吧。歐洲這麼大,這麼多國家,旺季的時候,司機也很缺,司機可能是F國人,在A國接團,行程包括遊覽B,C,D國,最後E 國出境。正常的話,這位司機可能會在E國再接另一團,不知又會去哪幾國? 所以路線對司機來說,也是考驗啊。在沒有導航,Google Map 的時代,一本厚厚的米奇林歐洲地圖是我隨身的配備,白天在車上隨時準備翻閱指路,晚上跟司機溝通一下隔日路線。一般高速公路還好,但下了交流道,怎麼去景點,小迷路是正常,更不用說還有一點語文溝通問題,有時候,我們都比司機還熟悉行車路線。曾經在一次的暑假,在德國的巴登巴登,司機繞到晚上近12點,才找到我們的住宿飯店。

打電話訂團員的午晚餐只是基本的,行程中所有的參觀門票,坐船,坐纜車,坐火車等等。現場購票,安排座位,都需要領隊自己親力親為,沒人幫你。找空檔,安排好客人吃飯,自己顧不得吃,先打電話訂下一餐。還記得每次到阿姆斯特丹,先趕敘香園吃中餐,抓時間訂晚上科隆大教堂附近的北京飯店晚餐。當然中間還有參觀荷蘭村,參觀起司工廠,木鞋工廠,運河遊船,再趕5個小時車,過邊境到德國科隆。第一天下飛機,就是非常精實的一天。

領隊光只有服務的熱誠是遠遠不夠的,整團的客人,最基本飯店check in,分配房間,宣布明天早餐,集合及出發時間。到了景點後,下了車,團員精神奕奕,眼睛睜的大大的,用期待的眼神看著領隊,等著領隊帶領,參觀,講解,宣布時間...。買票窗口在哪裡,從哪裡進去,哪裡出來,什麼地方集合,上車的位置...一切看似簡單,但在國外,不可預期的各種各樣的狀況皆有可能發生,此時便是考驗領隊,應變處理事情的能力,一個處理不當,輕者造成客戶抱怨,回國投訴,重者可能造成國際事件,不可不慎。曾經一個萊因河遊船行程,因為團員早上拖延,遊覽車趕到碼頭時,眼睜睜看著船從眼前游走。怎麼辦? 糟糟糟,當下,團員在車上,絲毫不能表現任何的驚慌或異狀,就像原來要做的事一樣,眼前船已駛離,就當不關我的事一樣,下車走到票亭,跟賣票小姊姊說明,我們是來搭船的旅行團,請她幫忙連絡好下一停靠碼頭,我們會趕去下站搭乘。安排好之後,上車跟司機說明前往下一站,團員也沒有意會到,我們是錯過遊船,或有團員,默默的在看領隊會怎麼處理? 總之,車開快一點,趕到了下一站,安排團員上船,一樣是坐了船,船過水無痕,危機化解了,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小菜一碟,殊不知抱怨,退錢事小,影響團員權益,旅遊的興致,往後幾天怕是難過。另小事也會被無限放大。若有人問起,去萊茵河沒坐船遊河? 遺憾啊。領隊責任不可說不大。人家可能一輩子就來這麼一次,造成人家終身的遺憾,要怎麼補償? 另有一位小弟弟,興趣是蒐集各航空公司等比例的模型飛機,這次到了歐洲當地,開心的買到了一家新的飛機,可是就在航空公司行李運送時,弄丟了,天啊,事情不夠多嗎?難過,揪心啊,幼小的心靈,要怎麼補償?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VietJoe333上車是為了下車, 方向確定了,總能回到出發的地方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河內古城區- 36行古街與(迪化街)

越南三兩事
12 篇作品

河內西湖咖啡館與越南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