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2 自由是願意承受「不討喜」的代價

A.J.
·
·
IPFS
·
J 知道。他懂我那些要自己完成的小儀式,我們可以安靜地坐在一起,也可以各自離開,沒有誰會覺得被忽略。我們越來越像,也越來越活在只屬於彼此的世界裡。

前陣子讀的書,是我這幾年始終繞不開的命題:

「自由的代價,是被討厭的勇氣。」

我很早就懂得這個道理,但真正讓它滲進生活,是這幾年才慢慢學會的事。

我不是會主動對抗的人,反而是個很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對別人的反應敏感到過頭,有一段時間,只要對方語氣稍冷,我就開始自我懷疑,像在沒有邊界的水裡拼命划水,為了確保自己還站在「被喜歡」的位置上。

那並不是體貼,而是一種壓抑。對自己的壓抑。

我們太習慣讓別人舒服,太熟悉怎麼「變成一個容易喜歡的人」。語氣說話的拿捏、傳訊息的時機、社交時臉上的表情,甚至在鏡子前預演一個笑起來不唐突的樣子,我都做過。

但自由,不是長成大家都能接受的形狀。

這幾年我開始分辨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開始保留一些屬於我的節奏。中午一個人讀書的片刻,有人覺得做作,但我覺得剛好。寫手寫日記,從不打算給誰看,甚至有點小小的自戀。週末時,只想跟 J 一起窩在熟悉的咖啡店,放著音樂,什麼都不做。這些不是什麼驚人的選擇,只是不再那麼迎合。

J 知道。他懂我那些要自己完成的小儀式,我們可以安靜地坐在一起,也可以各自離開,沒有誰會覺得被忽略。我們越來越像,也越來越活在只屬於彼此的世界裡。

我不再費力解釋,也不急著讓誰懂。

如果有人覺得我疏離、難親近、不夠熱情,那就這樣吧。

現在的生活,和以前很不一樣。少了很多「應該」,多了很多「其實我比較想要這樣」。選擇的自由感,得來不易,我也開始學會承擔那背後的代價。不再害怕別人說我怪、冷淡、不合群,甚至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雖然我明明也還是個很 E 的人,只是年紀越來越大,越不願意勉強自己。連在工作上也是,該應酬的、該討論的、該解釋的我都能做,但也會在中午時堅持一個人吃飯,這樣的偏好,不需要解釋,更不該為此道歉。

我終於發現,有時候,那就是我。

而平凡、安靜、沒什麼特別的自己,也沒什麼不好。

我正在學的,是讓日子變得穩一點。

讓每個早晨像是剛打開的信封,有點內容,有點空白,不急著塞滿,也不想寫得太漂亮。

今天 Day One 的提示是:

What is one intention I want to carry into this week?

《這一週,我想帶著哪一個念頭前行?》

我想,這週我想記得的,就是這件事——

做自己,然後安靜地承擔它。

不是為了變得特別,而是為了,好好地,當一個普通的我。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A.J.自言自語,有時也是一種邀請。 也許有人,剛好也有同樣的心情。 期許自己,能為旅途與日常留下註解。 將那些沒能說出口的風景,靜靜寫下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Day 51 九月的旅行儀式

Day 50 百日計劃的中場檢討

百日計劃
51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