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50 百日計劃的中場檢討
五十天前,我起心動念給自己設了個百日計劃。從七月中開始,預計到十月中下旬結束。那時候的動機很單純,說好聽是「自我提升」,說難聽就是想要復仇的心態。那種「我會變得更好,最重要的是變得更好看」的幼稚想法,想起來雖然令我臉紅,但真實情況確實是如此。
當初設定的目標很明確:每天運動、爬十一樓、下午不准再去樓下全家吃下午茶。這些聽起來很實際的小目標,背後其實都指向同一件事情,就是想要利用發表文章這件事來給自己一些控制的力量。
但寫著寫著,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對自己已經保持兩年的寫三頁手寫日記、寫日更文章、開始固定每天讀書三十分鐘這些事情,似乎比那些運動變壯、瘦下來外表變好看來得更重要。這個轉變連我自己都沒料到。
一方面我當然覺得自己是在往更好的方向努力,一方面我又對運動這件事感到挫折。為什麼我總是放棄?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我憑藉著長得高,一直以來都被人以為很會打球,體育細胞很好,實際上呢?體育課就是我找人聊天的時間。後來開始健身,也都只是憑著天生的骨架偷懶,總是勤練三個月就有小小成就,然後又放棄。
對運動這件事,我真的提不起勁。年紀越大,越明白要好好運動,體脂也越來越難控制。但比起寫東西、看書,運動對我來說就是太無法有毅力去執行的事。
去年八月我開始每天在家做伏地挺身和棒式,中間去澳洲旅行也沒停過。我以為這次就是了,我居然打破了之前的紀錄!不是說持續二十一天就會變成習慣嗎?
沒有。後來又是到了三個月後就停了,可能是過年,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我居然忘記了停止的理由,就是莫名其妙地停了。
這件事確實讓我有點沮喪。五十天前開始這個計劃時,我沒有給自己回到每天伏地挺身的選項,結果也沒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是必須檢討的地方。
不過實話說,我也不想太苛責自己。畢竟,每天寫東西這件事我做到了,每天讀書我也大致做到了。也許我就是個更適合文字的人,而不是適合運動的人?
既然都寫到一半了,我還是覺得應該給自己幾個運動的選項,至少要嘗試一下:
選項一:降低門檻 不要每天伏地挺身一百下,改成每天幾下就好。或者更簡單,每天深蹲幾組?總之先讓身體習慣動起來。(不過我有習慣過啊,最後還是停了。)
選項二:綁定既有習慣 把運動跟我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定。比如每晚寫完日更文章就做十五分鐘運動,或是看書前先做五分鐘伸展。
選項三:社交運動 找J一起運動,或是把我固定的教練課變成一週兩次。我一個人的時候太容易放棄,但如果有約定或課程,可能比較不會逃跑。(是嗎?)
選項四:接受自己的廢 承認我可能就是個不愛運動的中年人,但至少每週固定運動兩次,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這個似乎是最有可能達到的。)
寫到這裡,我突然覺得這五十天並沒有白費。至少我更了解自己了:我是個會為了寫作而早起的人,但不是會為了運動而早起的人。我是個可以每天讀書的人,但不是會每天伏地挺身、深蹲的人。
也許接受自己的限制,就是認清事實的一部分。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希望後面的五十天,能夠在運動這件事上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突破。什麼都好。
畢竟,都寫到一半了,不做點什麼改變,好像對不起這五十天的努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