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2 還沒結束,但已值得慶祝
今天只是比昨天輕鬆一點點,但已經覺得「自己還不錯」,那種感覺就很珍貴。

Day 11 又是最後一個關燈的人
回到家,有菜吃飽、有開著的燈等著、有一點點自己還可以看得見自己的樣子。

Day 10 太忙碌的一天
事後想想,那個空檔如果做了,是不是會更有交代?是拖延,還是一種放過自己?還是連自己都覺得可惜的錯過?

Day 9 離週末最遠的一天
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但也提醒自己: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深刻反思,有時,懂得適時不想太多,也是某種生存智慧。有被討厭的勇氣,也要有選擇遺忘的自由。

Day 8 在車裡寫日記
你可以什麼都不寫,但請別什麼都忘了。先說出來,我就是這樣開始的。

Day 7 Document, Don’t Create:只要把生活寫下來就好
「不要等靈感來才創作,而是每天都記錄,哪怕只是生活的一角。」這是 Gary Vee 的名句。

Day 5 週末的到來
生日快樂。謝謝你,健康依舊,還能和我一起散步回家。

Day 4 還在努力的你:擱下來的計畫,停不下的工作
沒有每天都完美執行,但願意每天都誠實面對。

Day 3 如果沒有觀察自己,就只是重複,而不是堅持
第三天,紀律小小有動搖,記憶卻比任何日常都還清晰。遠企的下午,回到二十六年前的那一夜,記得握著的手,記得那天之後我們就沒有分開過。日常仍要寫,偏離也得記錄,真正的堅持,是誠實地看見自己,有一天天的過著日子。

Day 2 一百天的開始,不在第一天,而在第二天
給三天後的你:如果你又開始懷疑今天的紀律有什麼意義,請記得這一天你照樣完成了。不是因為你有空,而是因為你決定這些事值得你空出時間來。

為什麼我要每天寫?來自《Show Your Work》的啟發
可以發表在這裡,更是因為這個空間應該沒有我現實中認識的人。我應該可以更自由更狂妄一點。

2025/3/25
為什麼我不太感覺得到快樂?忽然看到自己的原生家庭。
2025/1/31
每天寫日記,回顧與紀錄那個自己。

2025/1/30
每天寫日記,回顧與紀錄那個自己。

慶祝紀念日
本來以為出門遊玩我應該會暫時停更,但我又覺得這實在不符合我想要日更的結果,於是我將想要寫的文章預先寫下來,好讓我在出門的時候有文可發。一方面也是讓自己出遊能夠緩衝,不至於停止寫作,當然回來之後應該也會為旅行發文,能夠不停更是我的優先考量。大分火車站前 這一次會計畫旅行最重要的原因…

撰文策略記事(忘掉日更吧……)
日更是假議題,鍛鍊「寫作紀律」、養成日日撰寫的習慣才是正解!

三年的痕跡(1147篇)
寫作是一門學問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在持續寫了三年的日子裡,發覺寫作很容易陷入一種陷阱,一種自以為寫得很完整的陷阱。這是我自己的經驗,也可以說是菜鳥寫作者的經驗。最早在寫作時我都會將已經完成的作品唸給老爺聽,再藉以檢查是否順暢,文筆或文字底蘊是否豐富是一回事,語句是否通暢又是另一回事。

猜猜里面有几个他
大雨的一天,在房间里待了一整日。最近如何?还行,老样子吧。好像对很多事情失去了激情。爱恋也不执着,痴恨也不浓稠。是不爱他或他了吗?爱是一瞬间的对吧 爱真的是一个常常有的状态吗?前两天读亚里士多德的friendship说good person is whole while bad ...
白蘑菇
人就是蘑菇,长在土地里 蘑菇不是人,不会想长到和大树一样高 蘑菇湿润,头上是一滴滴露水 人湿润,心里是一汪汪血水 就这样流,被扎破,被侵入 会干涸至死吗?灵魂脱骨而逸, 留下变冷变白的躯体,和还没冒出头的蘑菇一起溶在土里。
德式混蒸初体验:不语时最惬意
一具具躯体,层层叠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