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权力—资本—认知统治铁三角(The Power-Capital-Cognition Triad of Domination)
IPFS
权力—资本—认知统治铁三角(The Power-Capital-Cognition Triad of Domination)
🧩 一、结构图:
markdown
🧠 认知控制系统
(意识形态、教育、平台、话语权)
↑
│
⚖️ 国家暴力与权力机器 ←→ 💰 资本垄断与财团网络
(法律、军警、政体) (跨国公司、金融机构)
🧠 二、三角核心解析:
1️⃣ 权力(Power)
包括国家政权、执法系统、军事、法律、数字监管机制。
行使“显性统治”,决定边界与强制秩序。
与资本共生:通过立法、制度保障资本合法性。
2️⃣ 资本(Capital)
指垄断性金融体系、大型科技公司、平台经济、政治献金系统。
提供资源控制力,实现“隐形支配”;
能驱动权力机器为其服务(如游说、数据控制、政治操盘)。
3️⃣ 认知(Cognition)
即“认知统治系统”,包括教育体系、媒体话语、算法分发、文化产业、平台审核、社交舆论。
执行最深层的控制,即控制“人如何理解世界”“人接受什么现实”。
通常伪装为“中立”“自由”“常识”,实则维护统治结构的心理基础设施。
🎯 三、作用机制(以认知为终端):
统治维度 表现方式 示例
权力 → 认知 教育课程设置、新闻审查、法律限制思想传播 意识形态教育、文化管控
资本 → 认知 投资媒体、平台算法调控、收买专家舆论 比如Google/Facebook的算法筛选机制
权力 ↔ 资本 政策—捐款交换、国家扶持财团 政商合一、数字治理外包
认知 → 权力/资本 群众自我规训、拒绝反抗 “被殖民的想象力”阻止制度批判
📚 四、历史回顾(从“枪杆子”到“认知场”)
传统统治逻辑:
通过武力和恐惧维护秩序(例:中国古代、法西斯、殖民主义)
现代统治逻辑:
借助资本与认知的协同控制:让人“自由地服从”“不自觉地忠诚”
最终形成“结构性顺从”,无需暴力
🧠 五、认知统治的深层技术:
去主体化:把结构性压迫包装为“个人问题”(例:内卷 ≠ 结构性剥削)
去历史化:切断人民对过去认知变革的记忆(例:淡化革命史)
再编码:将反抗术语收编为商业营销语言(例:“自由”“个性化”)
🧬 六、此概念的学术/行动意义:
适用领域 运用方式
后殖民研究 替代“文化帝国主义”更系统的解释框架
社会运动 理解斗争不仅是物质的,更是认知结构的解放
教育批判 揭示“知识”如何作为治理工具运作
数字治理批评 解构算法如何塑造政治认知与社会现实
AI 伦理政治 警惕技术资本+国家权力如何共谋认知收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