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殺》|你確定這是大陸純淨版的默殺?
原文於2024年7月4日首發「拋開書本AsideFromBooks」
本文提及的電影/書籍皆香港譯名近日由柯汶利執導的第二部犯罪、懸疑“利”作《默殺》已於院線上映。
在這部影片中他延續了以往凌厲和懸念叢生的影像風格,並將其進化升級。
於是這麼一部劇情跌宕起伏、全員演技炸裂、適合在大銀幕觀影的類型片標桿就出現了。
      早在柯汶利在台北讀碩士時,一則新聞令其難忘,大致內容是有個媽媽下班後發現女兒沒有回家,通過監控得知女兒已回到自家大樓,而且底樓的門已關上,且女孩並沒有再走出去。於是,這個媽媽層層戶戶去問鄰居,排查到一戶人比較奇怪時,她強行闖入,在男人的床下發現一排排的垃圾袋,在其中有女兒的屍體。
後來記者採訪這棟樓的居民,問他們是否聽到動靜?答案是女孩遇害時的動靜非常大,好多鄰居都有聽到,但是他們覺得這是別人家的事,居然沒有一個人選擇報警,更沒有人告訴這個媽媽。
柯汶利在採訪中說:“我覺得兇手當然很可惡、很殘忍,但是我覺得,真正的元兇是沈默的這一群人,集體的沈默是會殺人的。”就這樣雖然他沒有全部把現實事件照搬,但“沈默是會殺人的”這一概念他一直記在心裡。就這樣柯汶利的長片首作於2018年4月開機,40天後拍攝部分殺青。
此時他也接到了遠在大陸的導演陳思誠的橄欖枝(陳思誠在看過他的短片《自由人》後立馬邀請其加入自己的團隊),於是他接連拍攝了《唐人街探案》的網劇和電影《誤殺》,這兩個項目也都是陳思誠龐大的商業版圖必不可缺的部分。
      在這段時間柯汶利只能暫時放下《默殺》的創作,直至2022年下半年柯汶利回歸《默殺》的創作後才完成所有攝制,並於2023年在台北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風單元展映。
觀眾的反饋很好一切也按照原計劃進行,但是原本去年暑期檔就會上映的《默殺》卻因為主角黃建瑋被捲入台灣MeToo運動而遭到大陸等地區的抵制而被迫換角重拍。
      由於《誤殺》的成功讓柯汶利成為首位在中國票房破億的馬來西亞導演,資方也看中了柯汶利的潛質,於是這部大陸翻拍版很快推進並於2024年2月在柯汶利的家鄉馬來西亞檳城拍攝,7月便與觀眾見面。
與柯汶利合作的製片人也在採訪中提到這是他拍攝最快的一部電影。
選角方面聽聞要翻拍,柯汶利女友張鈞甯立刻成為了女主角(原版由尹馨出演)母親的不二人選,王傳君和吳鎮宇相繼填補了男性角色的空白。在王聖迪、徐嬌和黃明昊的加持,可以說演員陣容相比22年的版本得到了極大的升級。
《默殺》的故事發生在2006年太平洋某島的一個虛構城市——都馬市。影片的開始由張鈞甯飾演的李涵在女子學校作校工,在工作結束後順便接無法說話的女兒小彤一起回家。可此時在校園的角落小彤正在被一個女孩團體霸凌,她被粘在牆上的模樣猶如耶穌被吊起,確實柯汶利在這部影片中加入了很多的宗教元素。
      也是從此刻開始電影的色調變得灰暗,整個影片傳遞出一種壓抑的氛圍。李涵在看到小彤被霸凌的這一幕後便執意要求校長重新把小彤轉回特助班…
奇怪的是,在小彤被粘在牆上的當晚和第二天霸凌她的女生團體就一個接著一個的被殺害。當晚她們來到了學校旁邊的古堡,此處柯汶利對鏡頭的設計活脫像一部驚悚片,宗教的神性元素比如蠟燭、占卜的出現讓影片顯得更加肅穆。
一個“雨夜屠夫”裝扮的人趁著大雨和夜色將其殺害,即使沒來赴約的人也在第二天的下雨天被殺害後藏屍於學校的禮堂內。
      在影片的前1/3,柯汶利用這個潮濕的地區特性和無止境的下雨構建了一個懸疑感很重的案件。究竟是誰殺掉了這些女生?為什麼李涵看到自己的孩子被霸凌而不報警?小彤被霸凌團伙要求歸還的視頻究竟是什麼?
之後警察的介入和小彤的神秘失蹤讓故事的走向更加撲朔迷離,李涵根據樓道內打鬥的痕跡一口咬定住在旁邊的由王傳君飾演的林在福綁架了小彤。他是小彤的好朋友惠君的父親,幾天前惠君意外從高處墜亡,因為所有的目擊證人都認定是自殺所以這個案件不了了之。
      但是後來我們都知道惠君並不是意外身亡而是長期遭受校園霸凌而死,小彤還有林在福所在教會的老師傅方覺眾(由金士傑飾演)是為數不多的目擊證人,但是都因為霸凌人父親的身份地位而保持沈默。李涵單打獨鬥地闖進林在福的房間,幸好林在福被蔡明飾演的徐媽打岔引走。
就在她和警方接著尋找林在福的蹤跡時,李涵意外發現了在隔壁樓層經常偷拍自己一家的男子吳望(由黃明昊飾演),他不僅拍下了林在福綁架小彤的視頻,還有過去李涵對小彤的嚴厲苛責甚至打罵以及五年前她們一家不為人知的秘密…
而當這個秘密徹底揭開的時候,小彤也已經逃出生天而“自由“了。
      柯汶利是一個極其會營造情緒高潮的導演,早在拍攝《誤殺》的時候柯汶利接受採訪時就說:“到這個點一定要下雨,雨水滴落的感覺會讓你覺得世界是靜止的,拍升格(慢鏡頭)的話,沒有雨水襯托就沒有意義,把握這些氛圍很重要。”
在這部影片中他更是將“雨”這個“道具”運用到極致,在每一次角色發生心態上的變化以及表現出掙扎的行為時,雨滴就好像就映射著他們矛盾的內心。角色們在傾盆大雨中發洩、哭訴也更能讓觀眾共情角色的痛苦。
除了利用高效的視聽語言和道具配合外,《默殺》在劇作上的設計也頗為重要。人物本身的經歷造就的性格和所做的事產生的懸念都很完整。故事並未參照原新聞,而是相對借鑒了主題,所以人物的前史和自身發生的事情都要自己創造,柯汶利很好地給每個角色都設計了自己的難言之隱並讓他們時刻處於無法真正面對真相、無法真正尋求解脫的困境之中。
      林在福在整部影片中一直在尋找殺害自己女兒惠君的人並想法設法地搞清楚那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在他完成了所有復仇後他也因此失去了某種接著支撐他活下去的動力,他一直在與自己的良知在做鬥爭,直到最後他還是決定救下方覺眾。
李涵五年前隱瞞了一個巨大的秘密,在這五年間她對女兒小彤的施壓和過度保護甚至變成了一種病態的愛,另外一個主要角色是吳鎮宇飾演的警探戴國棟,雖然他的戲份不如前兩位但是柯汶利依然給了他一個完整的人物線,同樣身為父母的他也在最後的結尾真正理解了李涵的做法。
      可以看出《默殺》中的每個角色都處於一個瘋狂的臨界點,他們癲狂也時刻相信暴力可以解決問題。他們不斷地陷入暴力、掌控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這種觀感便像《涉過憤怒的海》般壓抑。
柯汶利在這部電影中的視聽語言得到了全面的升級。超現實的小船、白鴿的鏡頭,各種顏色的霓虹燈預示和警告人物的命運,“我是在保護你”等台詞的暗示…
柯汶利用完整的故事和自己完備的視聽風格為我們帶來對於“沈默殺人“的思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