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入侵:馬來西亞成國際毒品轉運站,含毒電子煙氾濫校園
作者:巫文滔

今年3月26日,馬來西亞雪蘭莪州警方靠「工廠廢水監測」鎖定一處芬太尼煉毒工廠,當場逮捕9名中國籍化學背景嫌犯,證實馬國已淪陷。早在2023年12月,警方就在吉隆坡國際機場攔下一批偽裝成「香水」的芬太尼——重達807公斤、總市值約新台幣3.1億元,足以讓400萬人吸食。儘管當月官方聲稱國內暫未出現芬太尼吸毒案例,但馬來西亞早已成為金三角集團運毒的必經之地,走私橫跨亞洲、大洋洲甚至歐洲。
眼看毒販以新手法一波波滲透市場,馬來西亞政府再怎麼打法律牌、多管齊下都顯得力不從心。我們都知道金三角(泰北、寮國、緬東)是世界鴉片與合成毒品重鎮,卻常忽略這些毒品如何透過第三國偷渡到遙遠市場。為什麼毒販選中馬來西亞當作重要樞紐?本文剖析馬國究竟如何淪為「毒品轉運國」,連帶一探近年崛起的「電子煙型毒品」及各種走私路徑。
▌馬國吸納眾多毒販與毒品
5月27日,馬國警方在一處出租屋內,逮捕了2名新加坡籍男子和1名馬來西亞籍女子,懷疑他們販售摻有毒品成分的電子煙,並可能直接賣給當地學生;僅3天後,警方又破獲一個由台灣販毒集團操控的電子煙油加工廠,拘捕了兩名台灣「製毒師」。其實,毒品轉運不僅是「把現成毒品運出去賣」,也包括「把毒品原料進口到馬來西亞,加工成成品後再走私」。
為什麼馬來西亞能吸引大量販毒者冒險代工、販售、走私?又為何各種毒品原料和半成品都能輕易流入?關鍵就在於馬國缺乏天然屏障,造就了多條潛在走私通道。馬來西亞毒品罪案調查部總監許國振指出,馬國地處金三角邊緣(緬甸、中國、寮國、泰國交界),自然成為販毒集團的轉運站。馬泰邊境線全長595公里,截至今年1月,政府已確認169條非法越境通道。更有意思的是,每天約有近500名泰國學生透過非法路線,跨過哥樂河到馬國就學,這也為毒品走私提供了「隱形掩護」。
這突顯馬來西亞管控邊境的艱難,以及毒品走私的猖獗。根據《中國報》報導,今年4月,玻璃市州關稅局在兩輛改裝卡車上查獲重達148公斤的泰國走私冰毒,另一輛則充當護航車。執法人員在改裝車尾底盤發現140包標示「精緻觀音王中國茶」的包裹,拆開後疑藏有毒品,當場逮捕44歲泰國籍司機......
全文閱讀:
🔔關注轉角國際,認識國際新聞🔔
更多精采好文:轉角國際官方網頁
週更深度 Podcast:重磅廣播
日更新聞 Podcast:轉角Daily Podcast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