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偶希都理
·
(修改过)
·
IPFS
·
★松浦彌太郎的人生下半場,按自己喜歡的節奏生活,以全新的努力方式工作。

閱讀筆記

《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全新指引】

仔細想來,「五十歲」這個轉捩點或許正是每個人重新找回自由的最佳時機。

我也覺得,這正是「非現在不可」的時候。

在工作中,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翻越了幾座大山,現在仍然擁有足夠的自信與體力;經濟方面,也獲得了穩定,掌握了適度理財的能力;家庭方面,我的孩子已經成年,享受著自己的獨立生活,而和伴侶則達成了「不過度束縛彼此,享受各自的愛好」這樣的共識,讓我擁有不少個人的自由時間。

正是因為處於這樣的階段,我不禁問自己:「那麼,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過?」

這種感覺,就像是被放逐到一片無邊無際的原野上,許多人或許都有過類似的體驗。

站在這片無盡的原野正中央的,是一個既非大人也非孩子的「自己」。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不安,但更多的是「什麼都想嘗試看看」的希望與期待。

剩餘的人生,我希望過得有趣、開心,並隨心所欲地活著。

這樣的生活理念,成為了推動我未來的全新指引。

 

【第二次誕生】

或許我們可以換種方式來理解五十歲這個人生的關鍵時刻。

與四十九歲以前的人生截然不同,全新的生活即將開啟,這正是屬於我的「第二次誕生」。

「第二個生日」(Second Birthday)這個詞,是否聽起來有點棒?

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重生。

雖然人們常說「人生只有一次」,但如果將人生想像成由兩個階段構成:從出生到五十歲的「上半場」和從五十歲到生命終結的「下半場」。

感覺就像「一顆糖果能嚐到兩種美味」一樣,讓人自然地對未來充滿希望。

與其只是按照過去的模式,一年一年地變老,不如試著把自己當作重新誕生。

只要這麼想,就會開始想著「要不要試試這樣的事情呢?」心境與思維也逐漸變得自由開放。

當然,對於過去也有許多反省與後悔,但正因有這些經歷,才能迎接嶄新的自己。

 

【把人生當成「專案」來做會變得更有趣】

「我的人生,竟然也是如此耐人尋味。」

仔細地回顧自己的過去,一點一滴地重新喚起那些曾與自己產生聯繫的人們的臉龐,以及那些早已塵封在記憶深處、不知不覺被遺忘的往事,這樣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場單純的回憶之旅,更是一個讓自己重新整理人生軌跡的重要機會。

我認為,這段深入反思與回顧的時間,將成為推動自己邁向未來、決定「接下來該怎麼走」的重要一步。

或許,這過程中也會不小心挖掘出某些苦澀的記憶,但即便如此,停下來確認「這就是我的人生」,本身就是決定「接下來」該怎麼走的基礎。

 

【送給自己一個全新的概念】

當我們重新審視過去,會發現自己內心生出了感謝之情,或是重新找回那些曾讓自己著迷的事物。

過去的自己,賦予現在的自己前進未來人生的力量。

即使有後悔或反省的情緒占據了上風,但從現在開始,就當作「第二輪的人生旅程」吧!

乾脆俐落地轉換心境,迎接嶄新的自己,不是更好嗎?

重要的是,將這場重生後的二次人生,視作一張純白的畫布,攤開在自己眼前。

接著,由自己的大腦與內心來決定,該如何為這張畫布勾勒出「全新的人生概念」。

「概念(Concept)」可以換個說法,例如目標、主題、口號。

在「人生的上半場」裡,或許有些事沒能做好,但這一次,你想要嘗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呢?

問問自己,然後隨意決定一個方向,即使只是暫時的也沒關係。

 

【遇到瓶頸時就增加「行動量」】

只要行動量擴大,大多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這是我在自己「充滿瓶頸的人生」中,領悟到的一條黃金法則。

所謂「充滿瓶頸」這種表達,絕不是誇張的說法。

當懷抱好奇心迎向新事物,並勇於承擔風險前行時,大多數時候都不會順利,總是不斷地停下來思考。

即使成年之後,甚至現在也是如此,每當覺得「最近好像不太順利啊......」陷入停滯時,往往都是因為「行動量」減少了。

與人見面的頻率變少了,沒有好好安排時間去看書或欣賞畫作,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比平時還要不足。

換句話說,只要增加行動量,自己的世界就會再次運轉,這種方式往往能夠打破停滯的狀況。

行動是對抗停滯的特效藥。

 

~松浦彌太郎/散文家。2002年於中目黑開設「COWBOOKS」,成為精選書店的先驅。自2005年起,擔任9年的《生活手帖》總編輯。其後轉入資訊科技業界,擔任「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06年起,也擔任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兒童圖書館理事。其他經歷包括負責統籌編輯UNIQLO的「LifeWear Story 100」以及擔任《Dean & Deluca Magazine》總編輯。

~《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50歳からはこんなふうに》

【金石堂書店購買《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松浦彌太郎 #50歲後我想這樣過


#生活 #生活哲學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偶希都理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記《只死一次的人生》

閱讀筆記
218 篇作品

閱讀筆記《懶貓哲學 貓生的脫力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