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九月: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客座作家:楊翠)

自由寫
·
·
IPFS
·
九月繼續邀請你參加「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寫出人生的高低起伏,你曾經歷哪些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有光有影,便是人生。9 月 16 日邀請楊翠老師舉辦線上講座,當你踏上記憶的逆旅,重新啟動與自我的對話,如何透過寫作找到屬於自己的「通關密語」,體會生命真正的收成?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沒有 Matters 帳號?點擊報名按鈕,即可用 email 或 google、X 帳號快速註冊)

當超高齡社會成為日常,「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以「日常的、地方的、親密的」為核心,讓藝術主動介入生活:從巷口出發、在日常中停留、於互動中累積情感。《給自己的情書》為其中的書寫行動,邀請每個人用文字,在記住與遺忘的縫隙中,為自己留下真摯的告白——在誰都不記得誰的將來,至少,你曾經收過一封很美的情書。

Matters 「自由寫」作為一個書寫社群,鼓勵每個人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於是我們響應這項計畫,發起「三日書」徵文活動——無論你正在體驗歲月,或已走過人生一大半,都歡迎你透過自由書寫的方式,不論形式,散文、書信體、詩歌、小說皆可,用文字表達出真實的自我。

八月,我們邀請作家郭強生擔任客座講師,以「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為題帶領大家書寫,目前已吸引了超過 200 位寫作者參與,留下了豐富而動人的生命片段。  

九月,我們延續這個計畫,邀請作家楊翠接棒客座作家,以「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為寫作概念,延伸出三道題目,邀請你書寫人生的高低起伏,你曾經歷哪些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這當中想必有一些精彩時刻,但也可能有蟄伏在內心的恐懼。有光有影,便是人生。  

9 月 16 日,邀請楊翠老師以 「回頭的風景-與中年以後的自己對話」為題舉辦線上講座,談談當人生進入中高齡,重新啟動與自我的對話,要如何透過寫作找到屬於自己的「通關密語」?講座報名請點此,更多介紹請看本公告內文。  

錯過八月徵文的朋友別著急,隨時歡迎繼續響應八月的題目,隨時可以加入寫作,點這裡報名

未來,兩廳院將以「給自己的情書」為核心概念進行展覽規劃,部分徵文作品也有機會被選入展覽內容,讓你的文字與生命故事走出頁面,成為展覽的一環,與更多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與共鳴。詳情請見公告中的「策展暨文章授權說明」段落。


關於自由寫

2024年春天,Matters 開啟「自由寫」企畫,組建寫作社群,與你一起完成人生日記。

自由寫(Free Writing)是一個專門的寫作技巧,作品不一定完美、嚴謹,但可以幫助作者克服自我批評的障礙。作家彼得・艾爾博(Peter Elbow)致力推動自由書寫,「寫作的結果是你必須從用錯的詞寫錯的意思開始;但要持續寫作,直到用對的詞來表達正確的意思。只有到最後,你才會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過去一年多,「自由寫」走過不同主題,透過家與故鄉愛與親密關係人生飯桌成長軌跡我的(不)完美人生家庭故事地方書寫,到人生的靈魂提問,我們書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天 20 至 30 分鐘,書寫每一道題目,展開一場內心旅途,當中可能會想起某些已經忘記的回憶,又或者跟過往達成和解。透過寫作,感受到內心的脆弱,也能獲得力量。

目前社群已累積參加人次 2300 人,創作超過 5000 篇人生故事。講座曾邀請到作家洪愛珠、陳思宏、馬尼尼為、李智良、黃宇軒、譚蕙芸、吉井忍、庫索、許菁芳,出席講座人次近 1000 人。在一年多的寫作旅程中,收到最多的迴響是,自由書寫的方式讓作者能夠持續隨心寫作,把當刻的感受寫下來,獲得了意料之外的驚喜收獲。

「自由寫」心法提示:
(一)動筆之前,先預定好一段專心書寫的時間(建議 20 到 30 分鐘)
(二)不需嚴謹處理文法、修辭,也不作修改,只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寫作
(三)相信過程、相信自己的思緒,直接紀錄,不要批判你的內容
(四)不要介意作品是否有完整結構,看到題目之後,讓思緒帶著你,相信當下的感覺是重要的,並且寫下來

九月題目|給自己的情書:標記回憶的位置與意義

第一天
寫一個你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它可以是一個瞬間、一段時光、一件事、或一個人。這個轉折點可能讓你踏上一趟沒有想像過的人生旅程,或者它可能改變了你的人生方向。

第二天
寫一個你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不論時間長短,不論他人評價,你覺得你最接近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或者實現了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

第三天
寫一個源自內心的恐懼。現在回頭看,你懼怕過、掙扎過,最後可能克服了,也可能基於某些原因還沒有。你心底如何與這個恐懼共存?它怎樣影響著你?寫下你對這份恐懼的理解。


如何參與「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

時程

  • 報名:8 月 25 日(一)到 8 月 31 日(日)晚上 23:59(台北時間)

  • 寫作:9 月 1 日(一)至 9 月 30 日(二)晚上 23:59(台北時間)

  • 在上述日期完成報名及寫作的文友,有機會獲得 Matters 站上的大滿貫徽章,為你的書寫旅程留下印記。

  • 寫作不打烊,如果你錯過了上述的報名及寫作,別擔心,隨時歡迎你加入書寫人生故事的行列,不管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寫喔~

活動規則

  • 我們鼓勵大家大家每天挪出 20-30 分鐘寫作,在寫作期完成三篇寫作,有助於培養每天的寫作手感,作為一個恆常訓練,與文友互動。

  • 發文時勾選日期:請在編輯器內勾選與該篇文章相對應的日期,方便大家更輕鬆地參與三日書並獲得大滿貫,請看本篇「發文流程」的介紹。

  • 在報名期內(8 月 31 日 23:59 前)完成報名,且在寫作期內(9 月 30 號 23:59 前)發布三篇文章的寫作者,可獲得 Matters 自由寫大滿貫「徽章」,徽章將顯示在你的 Matters 個人主頁。

報名及發文流程

  • 請到專屬活動頁報名,按下「報名參加」,就會看到自己的頭像出現在作者列表。

  • 9 月 1 日寫作期開始之後,在活動頁點選「投稿」,即可開始創作。或者你也可以進入草稿編輯畫面,在右上角會選擇「參與三日書活動」。

  • 每篇文章對應一天,三篇文章對應三天。例如你今天寫的題目是「第二天:寫一個你人生中的高光時刻」,發文時就選擇「第二天 - 2025 年 9 月 2 日」。

  • 如果你發文時選錯日期,或事後想要修改,都可以用「修訂作品」修改日期。

  • 文友可自行決定是否在文章中加入 #三日書 標籤,不添加也不影響

  • 我們鼓勵你為自己的三日書文章建立選集(指南點此),完整呈現你的寫作

寫完文章之後,請在編輯器右上角選擇與題目相對應的日期

「給自己的情書」策展暨文章授權說明

兩廳院未來將以「給自己的情書」為主題,搜集更多人的生命故事,計劃以文字、聲音或影像等方式呈現,舉辦公開展覽及相關活動,鼓勵更多人關注自身,讓有溫度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鼓勵大家發文時選擇「CC0」授權,這樣未來你的文章有可能被以不同方式呈現,例如策展、影音等多元媒介,讓更多人感受共鳴。

如果選擇「CC BY-NC-ND 4.0」授權,你的文章也有可能被選進展覽,策展團隊也將依照 CC 4.0的規範使用內容策展。

不管你選擇哪一種授權,都不影響參與本次活動的權利。


九月份延伸講座|客座作家:楊翠

  • 講座主題:回頭的風景-與中年以後的自己對話

  • 講座日期: 9 月16 日(週二)晚上19:30-21:30(台北時間)

  • 線上講座網址:meet.google.com/vwm-... 

  • 講座報名:請填寫此表單 forms.gle/hCH746Jwx8... ,將於活動前兩天收到提醒 email 

【講座介紹】

人生不是一條單線的軌跡,而是複雜交織的時空年輪。當生命步入中高齡階段,開始回溯記憶時,往往會激盪出與自己不同階段的對話。年輕時熱切渴望長大,壯年時試圖揮手告別過去,而中老年則會重新詮釋人生的暗影與光影,賦予過去回憶新的意義與色彩。

本場講座邀請楊翠老師分享,當你踏上記憶的逆旅,重新啟動與自我的對話,要如何面對過去的光與影?如何透過寫作與自我對話,找到屬於自己的「通關密語」,與內心和解,從而迎向人生的秋冬,以更豁達、安然的心境,體會生命真正的收成。

【講者介紹】

台中人,台灣大學博士,曾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領域包括:原住民文化與文學、台灣史、台灣婦女史、台灣新文學、台灣女性文學、性別文化相關議題、媒體/流行文化/性別文化等。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暨系主任、楊逵文教協會理事長。個人著作有《日據時代台灣婦女解放運動》、《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等。


主辦單位:國家兩廳院
共創夥伴:Matters 自由寫
贊助單位: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