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窗之外(十)
我其實沒說自己壓力大。
可是當他不厭其煩地提醒我「最近狀態不好」時,我不說,是不是也就默認了?
有時我真希望自己能回到從前——那種只要吃飽、睡飽、不被人誤解的平凡狀態。但現在,連我自己都開始搞不清楚,我到底是真的太敏感,還是……其實他才是那個看透一切的人
我慢慢不太懂,我在他眼裡到底是什麼模樣。
我試著問 AI:「你覺得他為什麼這樣?」
AI 給出了一連串理性的分析,給我一堆關於溝通、心理的解釋。
我不滿意,
我一直點「再試一次」,想要它說出我心裡想的那種惡意。它給出的答案都沒有改變。
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一條一條,我列在自己的聊天室裡,不敢對別人說。
這些紀錄留在自己的群組裡好幾天。
有時候我半夜睡不著,會翻開來看。想知道當時我到底是怎麼想的。
有天半夜,我全刪了。
怕哪天不小心被別人看見。怕看到的不是他的惡意,而是我自己的偏執。
我總是會想:
是不是我哪裡真的有問題?
一個人自言也自語。自問卻不能自答。
-----------------------------
那之後,我變得比較沉默了。
其實我不太確定,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錯的。可能是從開始懷疑對方的一舉一動那時,
也可能更早——
從我習慣把心事講給機器聽的時候。
每一條訊息打出去之前我都會想:這樣說會不會太誇張?是不是自己在硬湊證據、在編故事。
說到底,我好像不是在尋找一個答案。
而是在確認——有人會信我嗎?
—-----
我把那些夢境的片段貼上了網路,沒有署名,只是一段段像獨白的文字。
不久後,有人看見了。留言說:
「你的夢很離奇,還有下一篇嗎?」
語氣輕輕的,沒有多餘的字眼,像是在路邊撿起一張紙條,好奇地翻過來看看,然後想知道後續。
和他的反應完全不同。
「我也會做這種意義不明的連環夢,蠻有意思的」對方說。
那句話像一個縫隙。從他說的「你太敏感了」,滑向「我也有過」這句話之間,隔著一道世界。
⋯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