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蒼蠅王》(圖像小說版)

「吃肉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這是我排這本書的時候,腦中一直冒出的疑問。(吃肉就是個引子,生存下去非常重要!)
關於「人性」的故事,我多半不是從「閱讀文字」中讀來,而是從影像(電視、電影)漫畫的圖像而來,或有時就是藏在現實人生中的人性,在成長的人生中稍微留意點就能窺看一二!
《蒼蠅王》讓我聯想到多年前從漫畫改編成日劇的《漂流教室》雖不太記得劇情,但喚起我很年輕時看著這部漫畫與日劇時內心的恐懼:如果身在這些故事裡,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大人?我會選擇什麼呢?我會變成殺死別人的人?還是保護別人的人?或者是那個被殺死的人?
生存的恐懼對多數人來說,沒有遇到的時候不會去思考,遇到的時候就會突顯所有人在當下所思考的,比方說:吃肉跟活下去的相對關係,吃肉的方法與吃肉的步驟,吃肉以外其他的分工⋯⋯(硬是要寫吃肉XD)以十幾歲的少年作為主角,多了一點孩子的天真,少了一些成年人過分的算計,看起來過分殘忍卻萬分真實!
除了吃肉的執念外,擁有海螺可以說話的話語權,也讓我感到哭笑不得!海螺當然是種象徵,權力的象徵、發號施令的象徵,但同時也讓「領導」這個位置有著莫名其妙的定位,更像此時網路時代一樣:誰搶到流量,誰就是那個發號施令的人,才不管那個人講的是不是真實或是比較正確的作法,更不一定真的可以顧及所有的人?於是「意見領袖」(KOL,Key Opinion Leader)也不盡然是真的可以成為領導的那個人!(純粹講話比較大聲XDDD)
後來成年看了不少關於災難的影視作品,每一個故事都像《蒼蠅王》一樣,人們在未知的恐懼中去揣想每一種可能,也在每一種想像中,試圖去找到生存的可能;一個人活下來的可能,或是群體一起活下去的可能?不過和平大同的世界並不存在,人要如何不被現實吞噬,還能顧全身邊其他相同生存條件且不互相殘殺的同伴?
或者,在後來的英雄片裡,多數人都會假想或真心渴望在那個當下會有一個如英雄世界的正義使者到來,好讓自己可以一起回歸原來可能並不美好但過得還算舒適的生活!(比荒郊野外充滿未知和恐懼好的生活。)
《蒼蠅王》裡後來沒有英雄,也還不到人吃人的地步,當然也沒有進展到「後來剩下的人終於悟得『互助才是活下去的可能』」,故事就結束在那個救援者終於出現的海岸邊!那一刻我也有「啊!終於結束了啊!」的心情,鬆了一口氣!
至於那可怕的蒼蠅密密麻麻地出現的那幾頁,我都是閉上眼睛快點把該頁的文字上好後跳過!那麼密集的蒼蠅,像極內心的恐懼,滿滿地在腦海裡聚集!
而那個「吃肉到底為什麼那麼重要?」那是一種人們對於欲望的擁抱!除了「要吃東西才活得下去」之外,那是不顧一切地想要滿足欲望的追尋!就好像擁有權力、掌控資源的人,永遠可以登高一呼告訴眾子民:來吧!吃肉吧!我會給你們肉!就聽我的吧!臣服我吧!
或許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尚未有那種「如果我們可以一起合作,可以找出更好的生存的方式」的縝密思考,那麼大人的世界裡呢?兇猛的野豬肉吃完,下一步,會不會就吃人的呢?
誰知道呢?
蒼蠅王(圖像小說版)/Lord of the Flies: The Graphic Novel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5/07/02
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
譯者:沈耿立
繪者:艾美.迪雍/Aimée de Jongh
圖片來源:木馬文化
買買連結:lihistatus.com/dAvIZ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