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心得]來自清水的孩子1-4冊
那些不幸被政治殺害的人,並沒有離開我們。」 「他們現在變成天上的星星、樹上的菓子,畫作千縷微風,圍繞在我們身邊……時時看顧著我們,看我們如何讓國家變得更好。」 ——《來自清水的孩子》第4集。 從慢工募資的時候一本本收到,但一直放到現在才全部看完,人家都已經賣出7國版權😭😭😭結果昨天一口氣全部看完,哭得稀裡嘩啦。 蔡焜霖先生(1930-2023)的一生,經…
AI 可以信 (性) 嗎 ?
那天讀了 @jaded.chen 的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不会死的“AI人”吗? 一文之後,我開始思考,若是人類已經逐漸依賴 AI 到無限上綱的程度,我們會不會逐漸失去所有的生物本能,導致我們就算生理正常但心裡殘障? 這麼說並非危言聳聽或是言過其實。我以前買車時,通常都是買最簡配的規格,沒有倒車顯示器,沒有 GPS,一方面省錢,一方面可以讓我一直保持方向…

閱讀隨身聽S13E1》漫畫編輯的技能、心法大公開!ft. 大塊第二編輯室總編林怡君X慢工總編黃珮珊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從某層面來說...好像也是呢...
這是條相互交流的通道呢...

漫畫收藏.小島》貼近原作不失深沉,《蒼蠅王》圖像小說的改編抉擇與視覺敘事,青少年宜讀
諾貝爾文學獎名作《蒼蠅王》70年來首度改編為圖像,由藝術家艾美.迪雍繪製。漫畫家小島特別以專文評析,對比並分享《蒼蠅王》的原著與圖像改編的差異與圖像小說的長處。

漫畫編輯.江上英樹專訪3》「將核心主題思辨到極致的覺悟」:離開大型出版社後的編輯舞台
江上英樹:其實我很想創作出一些什麼。只是該站在什麼舞台上呢?拿漫畫來說好了,漫畫編輯乍看之下權限很大、整天對漫畫家頤指氣使地講話,好像很有份量。可是真要他來畫,有幾個編輯畫得出來?別說是好好完成一部作品了,連第一格該畫什麼⋯⋯畫天空?主角的特寫,從腳邊由下而上的構圖⋯⋯光到這邊就卡住了嘛。

漫畫編輯.李亞倫專訪》台日共製,從現有基礎突破台灣漫畫天花板
本篇的受訪嘉賓是深耕台灣漫畫多年的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他曾催生出早期的《植劇場漫畫系列》,以及近年的《獅子藏匿的書屋》、《芭蕉的芽》等知名台漫。台灣與擁有健全漫畫產業的日本不同,想要在有限資源中與來自各國的優秀作品競爭,台漫該怎麼走出自己的路?想在台灣做漫畫編輯又有哪些挑戰?讓李亞倫以親身經歷分享業…

漫畫編輯.江上英樹專訪2》不追求連載,而是創作一本漫畫:與松本大洋的交手故事
撰文|馬世儀(文字工作者) 編按:漫畫產業正迎向劇烈的數位變化,編輯的角色不僅是幕後工作者,更是創作與市場之間的關鍵節點。Openbook閱讀誌暑期特別企劃《漫畫編輯:36個實戰直擊Q A》,邀請日本與台灣的代表性漫畫編輯,從實務出發,深入探討編輯的職能轉型、職涯挑戰與產業觀察。首位重量級嘉賓,是日本資深漫畫編輯江上英樹。他曾任職於小…

書評》當「家」成為壓垮人的陷阱牆: 《報導者事件簿004:鳥籠時代》的生命對讀
致力透過深度報導挖掘議題的網路媒體《報導者》,近年與蓋亞文化、漫畫家們攜手,透過「報導漫畫」加「深度新聞」的方式,推出《報導者事件簿》系列出版品。004號作品以「鳥籠時代」為題,展開對於高房價、居住正義的深入探討。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世紀以來日本靈異熱潮下的時代產物,也反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集體心靈與深層焦慮。

漫畫編輯.江上英樹專訪1》「最大的壓力,100%來自如何讓作品精彩」維繫住作品的螺絲:編輯
漫畫產業正迎向劇烈的數位變化,編輯的角色不僅是幕後工作者,更是創作與市場之間的關鍵節點。Openbook閱讀誌暑期特別企劃《漫畫編輯:36個實戰直擊Q&A》,邀請日本與台灣的代表性漫畫編輯,從實務出發,深入探討編輯的職能轉型、職涯挑戰與產業觀察。

漫射計畫》如果可以成為孫悟空,誰要當克林?《七龍珠》與世世代代少年的夢想與默契
鳥山明的《七龍珠》是好幾個世代孩子、少年的共同熱血回憶。圖片提供/丁名慶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

漫畫收藏.小島》物本無情,因匠人而有魂魄:讀坂上曉仁《神田御藏町職人物語》
神田是江戶的下町地區,職人文化興盛。本作的「御藏町」則是作者虛構的城鎮,用以網羅散落四方的匠人。本作第一集著重描述五種職人,其中有三位女性職人。實際上江戶時代女性職人不多,大部分女性職人是因家族事業而繼承手藝,或者在家自行從事工藝,屬於「隱形匠人」。不過女性即使專精技藝,也很少能登錄為正式職人。

唉呀~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劍"嘛...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啊!」「那就表示沒有人是特別的...」

漫射計畫》專訪川勝德重:雖然能做的事情不多,但能做的事就要盡力做好
2025年夏天,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聯合舉辦《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邀請臺灣的高妍與日本的川勝德重,作為1990年代後漫畫家代表,以描述自己的「漫畫歷程」為題繪製作品。本期「漫射計畫」趁此機會,特別專訪兩位漫畫家,以饗讀者。

漫射計畫》專訪高妍:從「因為喜歡所以畫畫的我」到「以畫畫為職業的我」
2019年2月,高妍手持日本音樂家細野晴臣首張solo專輯《HOSONO HOUSE》,與音樂家本人合影。圖片提供/高妍 2025年夏天,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與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聯合舉辦《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梳理臺灣與日本漫畫發展交匯的重要歷史時刻與火花。 展覽除以《來自清水的孩子》及《手塚治虫物語》兩部文本作為敘述主軸,更邀…

漫射計畫》漫畫家貳號、GENE與日漫的相遇 ft.【日本國際漫畫獎】延伸書單
與日漫的相遇,相信是許多臺灣人的年少回憶。或許是躲在租書店、甜美也苦澀的歲月,又或許是期待著心愛作品的新集數發行,或是第一次翻開輕軟書頁時,在腦中展開的新大陸。本篇邀請曾獲「京都國際漫畫動畫獎」(現名:京都國際創作者獎動漫大賽)的漫畫家貳號及GENE,與國家漫畫博物館《臺灣少年與日本少年──臺日漫畫.百年邂逅》展覽一…

你這個小壞蛋,討厭~(???
「刀下留人!」「為何不殺?」「因為...我覺得他技術挺好的。」『蛤??』

報導》愛看書的小孩怎麼來的?《親子天下》國中小樂讀少年閱讀習慣調查
會主動拿書閱讀的孩子愈來愈少,相反地,能讓孩子專心握在掌心的,是那支不到7吋大的手機。2025年《親子天下》針對全台灣1300+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九年級「樂讀少年」們進行調查,一探以他們如何成為自動自發愛閱讀的少年之路。

人物》氣質空靈,故事詭趣:專訪《良田》漫畫家柚子
文|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攝影|安比 採訪漫畫家柚子之前,依例上網收集各種資料,意外發現,曾以《虎爺起駕:紅衣小女孩前傳》入圍金漫獎漫畫新人獎、《閻王帖》入圍金漫獎年度漫畫獎的柚子,相關的訪談並不多,也沒有太多網路曝光。這麼備受期待的創作者,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理應更受矚目才是。見到柚子本人,反而獲得了解答: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