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性偏愛宮鬥劇,而很多男性嗤之以鼻
在許多家庭裡,都有這樣一種安靜的分裂。
晚飯後,女人在沙發上刷著《甄嬛傳》,神色專注,甚至能從甄嬛一句話的停頓裡解讀出幾層含義;
男人走過來瞄一眼,皺眉,搖頭:「這些女人鬥來鬥去,有什麼好看?全是陰謀詭計,沒營養。」
一句輕描淡寫的評價,卻像是一道無形的牆。
兩種人看著同一場戲,卻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
也許我們該先問一個更深的問題:為什麼同樣的權力遊戲,換成男人演,便成了史詩;而換成女人演,就成了陰謀?
《教父》裡的權術讓人著迷,《無間道》的算計讓人叫絕,《黑社會》的背叛被讚為「宿命的詩意」;
可《甄嬛傳》《延禧攻略》《金枝欲孽》裡的心機,卻常被指責「陰險、無聊、沒有營養」。
為什麼?
也許,因為權力這件事,一旦從女人的手裡施展出來,就觸動了某種深層的文化不安。
男人喜歡看的,是世界如何被征服。
他們偏好的,是外部的戰爭:疆土的爭奪、幫派的對抗、政治的操盤。
那是一種線性、結果導向、目標明確的敘事。
力量、秩序、效率,這些詞組成了他們的精神地圖。
而宮鬥劇講述的,是人心的戰爭。
它的戰場在情感的縫隙中,在話語的間隙裡。
刀不是鐵製的,而是藏在微笑和目光中。
勝負往往不是一場大戰的結局,而是一句恰到好處的沉默。
男性觀眾看不下去,不是因為劇情空洞,而是因為那種「權力以情緒為武器」的邏輯,不屬於他們熟悉的世界。
他們追求的是「如何征服世界」;
而宮鬥劇展示的是「如何在被征服的世界中活下去」。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差異並非偶然。
在進化史的漫長進程中,男性透過力量與群體合作爭奪外部資源;
女性則在有限空間內,透過情緒洞察與關係判斷,確保自己與後代的安全。
一個向外,一個向內。
於是,權力的形態便分裂成兩種:
一種是刀劍的,一種是語言的。
宮鬥劇,就是這種「內向競爭」的延伸——
它是一種古老本能的當代表達。
它滿足了女性在社會化中被壓抑的智慧衝動:
在制度與等級中,如何以弱制強、以柔御剛、在不公平中尋找呼吸的縫隙。
男性看權力,喜歡看結構的力量;
女性看權力,關注人心的流動。
一個關心規則,另一個關心關係。
一個分析佈局,另一個體察情緒。
這不是高下,而是兩種文明。
宮鬥劇裡最吸引女性的,從來不是「陰謀」,而是「洞察」。
她們看的是——甄嬛何時開始懂得克制;安陵容如何在嫉妒中溺亡;皇后怎樣在孤獨裡被自己的權勢反噬。
這不是「狗血劇情」,這是現實的隱喻。
每一個女人,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生活裡經歷過小型的「宮鬥」:
在職場上如何周旋於上司與同事之間;
在家庭裡如何平衡婆媳、子女、丈夫的期待;
在社交中如何既要體面,又不能太過鋒芒。
這些都不是生死之鬥,卻是人格與尊嚴的拉扯。
宮鬥劇所提供的,是一種「心理訓練場」——
讓女性可以在安全的虛構世界中,演練情緒、學習策略、理解人性。
看似娛樂,其實是文化層面的心理自救。
而男性的不屑,其實是一種防禦性的蔑視。
他們不願意承認,情緒與語言也能成為權力的工具。
他們更希望世界依然可以被力量、邏輯和規則解釋。
在他們看來,情緒太軟,陰謀太亂,女人的邏輯太「瑣碎」。
但真正令他們不安的,是另一件事:
他們無法完全讀懂這些女性角色。
她們在笑裡藏鋒,情緒中有算計;
她們的戰爭沒有硝煙,卻能在不動聲色間致命。
那種不可預測、不可量化的力量,是「陽性邏輯」的天敵。
所以,他們用一句「扯淡」來簡化一切。
那是輕蔑的語氣,但其背後,是恐懼。
有趣的是,《甄嬛傳》與《教父》其實講的是同一種故事。
一個男人在黑幫中被命運推向冷酷與孤獨;
一個女人在後宮中被環境逼成理性與權謀。
他們都起初天真、善良,都在權力的磨礪中學會冷靜與克制。
區別只在於:當男性被權力腐蝕,我們稱之為悲劇;當女性被權力逼冷,我們稱之為心機。
社會允許男人失去純真,卻要求女人永遠溫柔。
這就是偏見的根。
宮鬥劇受女性喜愛,不只是因為劇情跌宕,而是因為它提供了一種自我映照的心理結構。
它讓女性看到:
在壓抑的體系中,聰明並非罪;
在複雜的人際裡,冷靜也是一種溫柔;
在不公平的世界裡,沉默可以比反抗更有力。
她們從甄嬛身上看到的是:一個女人如何在無法改變規則的世界裡,仍然擁有主導自己命運的尊嚴。
那是一種隱藏的、非暴力的反叛。
一種無聲的力量。
也許,這就是男性與女性在觀看上的根本差異。
男人在戲裡尋找行動的快感;
女人在戲裡學習情緒的邏輯。
男人從戰場上學習如何征服;
女人從宮牆裡學習如何存在。
一個渴望掌控世界;
一個只想,不被世界掌控。
所以,當男人說「這劇太陰險」,女人其實在想:「這劇太真實。」
我們總以為宮鬥劇只是娛樂,
但它其實是社會心理的鏡子。
它讓女性在權力的陰影裡,看清現實的結構,
也讓她們在策略的冷靜中,重新定義「女性的聰明」。
男人的世界是規則;
女人的世界是感覺。
規則塑造秩序,感覺維繫人性。
沒有一個世界,可以只靠其中一方存在。
所以,
當男人覺得這些劇「沒有營養」,
女人卻從中汲取了關於生存、尊嚴與心智的營養。
女人看《甄嬛傳》,並不是為了看女人如何鬥女人,
而是為了看——在被束縛的世界裡,一個人如何不失自己。
男人看不懂這件事,並不奇怪;
因為他們的戰爭在外,
而她們的戰爭,在心裡。
宮鬥劇不是陰險的童話,而是另一種文明的敘事方式。
它屬於那些懂得微笑,也懂得沉默的女人。
屬於那些不想征服世界,只想在世界裡,留一寸體面與呼吸的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