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語法?是文明發展的引擎!

x_p
·
(修改过)
·
IPFS
·
是生存、生活的結構邏輯,是民族的根,是一切的起點。

我在我的所有文章之中,不斷有提到「語法」一詞,尤其是在文章《全球語法地圖補完:韓國、新加坡、北歐、伊斯蘭、印度》。但我這才發現,我一直忘記去解釋跟定義清楚我提到的語法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我跟 AI 討論時使用得太順暢,以至於我壓根兒沒意識到,這其實是在我獨有的概念體系中,才蹦出的詞彙。


一般理解的語法,會是語言的文法。但是在我的「語法」概念之中,是想把這個詞,從語言學的語意層級,拔升到文明操作的底層結構層級,這是將傳統語法擴展後的概念。我所謂的語法,同時包含好幾層概念:

1. 傳統語言學的語法

語言中的結構規則,如語感、語序、詞性、時態等等,屬於語言技術與形式邏輯。在這一層,「語法」被視為句子成立的規則。

2. 個人語法,追求幸福的敘事

愛與遺憾、誤會與和解。生存、自我肯定、他人肯定。

例如:愛情片、療癒系、親情、友情等等。

3. 社會語法,價值敘事的操作

夢想與現實、權力跟理想、成功與失敗、道德跟利益等等。

例如:勵志故事、傳記、心靈雞湯、王道熱血等等。

4. 文明層級語法,民族敘事、國家敘事

一套讓人感知世界、建構敘事的系統。

「秩序 vs 角色」、「秩序 vs 秩序」、「角色 vs 角色」

例如:民主對抗威權、理性與感性、美國冒險精神、中國太極、日本榮辱、台灣共浪、猶太苦難敘事等等。

5. 自然語法,生態的環境平衡

「人類 vs 大自然」

這裡的自然語法,並非指自然本身的運作規則,而是人類如何以一種文化敘事方式去理解自然、與自然共處的節奏邏輯。

例如:氣候危機敘事、天災、命運、天道、易經、宇宙法則等等。


所以我講的語法,不只是語言的結構規則,而是人類在感知世界、處理信念、建構行動時所依循的一套內在節奏邏輯。從語感連結、意志形成到制度運作,語法決定了個體與集體如何說話、思考、生存、習慣。

這個「語法」比信仰、信念都更深層。語法包含、容納信念與信仰,但信念與信仰不一定能建構出完整的語法。語法是一種將信念具體化、結構化、行動化、傳遞化、共享化的機制。沒有語法的信仰與意志,只能淪為口號。


語法是人如何理解世界、行動於世界、與他人共構世界的方式。

語法,是讓感覺成為行動、讓信念成為敘事的某種機制結構。

語法是一種「活」的邏輯結構。


當我們說一個人沒文化、一個國家沒素質時,這只是一種概略說法。但什麼是沒文化?什麼是沒素質?其實背後的本質是:這個人或這個國家,缺乏高層次的語法運作,或語法殘缺、語法崩壞、語法過於低階。因為語法弱,所以一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所以社會難有共識、缺乏秩序、無法建立敘事的連續性。這會導致人民只能回到最原始的生存邏輯:不是軍國主義式的民粹,就是各自為政的個人求生!結果就是社會亂象叢生。

語法崩壞往往與制度崩壞相互交織,它不必然是最初的原因,但卻常是最關鍵的斷點。舊有語法卡住了制度變革,即使客觀環境已經轉變,整體依然無法調整節奏與步伐。最終導致:行動與環境脫節,底層個人生活首先受苦,接著大量社會問題爆發,制度崩壞,文明全面停擺,最終才被迫重新尋找新的共識、新的語法。


最後再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什麼是我講的「語法」。

沒有散落的地理型態,就不會發展出早期的商業文明與民主雛形;沒有這些,就沒有雅典語法;沒有雅典語法,就無從發展文藝復興的語法框架;沒有文藝復興語法,也不會孕育人文主義語法;沒有人文主義,就沒有啟蒙主義、經驗主義、浪漫主義;也就沒有後來的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金融革命,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當然,這不是說語法是唯一原因,但它常常是「文明轉折的語境前提」,是決定方向的那把鑰匙。

如果今天人類仍舊停留在對神祇的無條件崇拜之中,而未曾轉向對人類理性與自由的尊重,那麼在教宗神權的威權語法之下,就不可能發展出現代的資本主義制度。這正是為什麼我說:「語法決定了制度能走到哪裡」。


再看中國!

沒有內聚的地理型態,就沒有農耕文明;沒有農耕文明,就不會有觀察自然的需求;沒有這種觀察,就不會誕生太極語法。太極語法正是觀一切自然規律而成的語法,是農耕文明長期與天地互動的智慧結晶。

如果沒有太極語法,中國就無法經歷五千年朝代更替的歷史循環,但中華文化依然歷久不衰。這是因為太極語法中,早已內建了一種「容納崩壞」的循環邏輯,讓語法可以承受制度的瓦解而不致文明崩解。


旭——餘燼‧烈焰

「本文為筆者基於自身感知與觀點,結合與人工智慧(ChatGPT)的持續對話、思辨與交互推演而成。若有偏頗之處,誠盼讀者指正,視為思想實驗的一部分,非終局定論。」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x_p每篇文章皆為拼圖的一部分,若有興趣,最好依照順序觀看。 從各國文化分析到世界語法地圖,從語法出發重新審視台灣價值,摸索全球化語法與下一代文明雛形。 旭———餘燼·烈焰 [email protected] https://taiwansyntax.carrd.co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節奏文明小說:福爾摩沙的幻象空間1-1

節奏文明短篇小說:福爾摩沙的幻象空間
2 篇作品

節奏文明短篇小說:福爾摩沙的幻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