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八月: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客座作家:郭強生)

自由寫
·
(修改过)
·
IPFS
·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你是否曾有話想對自己說?那些話可能是寫給年輕時的自己,也可能是寫給正在努力生活的現在,甚至寫給那個還在未來等你的自己。今年八月與九月,我們邀請你參加「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寫一封屬於自己的情書,回望、整理,也與自己重新相遇。兩個月份,分別邀請郭強生與楊翠擔任客座講師,不僅與大家一同展開三日書的書寫,也舉辦延伸講座,帶領大家從文字中看見自我、整理人生。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參與本期活動由此進 
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  
(沒有 Matters 帳號?點擊報名按鈕,即可用 email 或 google、X 帳號快速註冊)

當超高齡社會成為日常,「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以「日常的、地方的、親密的」為核心,讓藝術主動介入生活:從巷口出發、在日常中停留、於互動中累積情感。《給自己的情書》為其中的書寫行動,邀請每個人用文字,在記住與遺忘的縫隙中,為自己留下真摯的告白——在誰都不記得誰的將來,至少,你曾經收過一封很美的情書。

Matters 作為一個書寫社群,深深相信每段生命都有值得珍藏與傳遞的故事。於是我們響應這項計畫,發起「三日書」徵文活動——無論你正在體驗歲月,或已走過人生一大半,都歡迎你透過自由書寫的方式,利用各種形式表達,散文、書信體,甚至是一首詩或一篇短篇小說。自由書寫的文章不必完美,不限體裁,只需真誠記錄下各種感受。我們相信,有些故事會隨時間淡去,但可以透過書寫再次被記起。

未來,兩廳院將以「給自己的情書」為核心概念進行展覽規劃,部分徵文作品也有機會被選入展覽內容,讓你的文字與生命故事走出頁面,成為展覽的一環,與更多人產生情感上的連結與共鳴。詳情請見公告中的「策展暨文章授權說明」段落。

除了線上徵文,我們也將透過實體與線上活動,持續拓展這場集體書寫與回望的旅程。八月十七日,我們邀請客座作家郭強生老師,在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舉辦實體講座〈從記憶出發的書寫課:寫作如何整理、回望與療癒人生〉,帶領大家思考如何用書寫整理人生經驗,有興趣參與的朋友請點此報名。九月則將邀請楊翠老師舉辦線上講座,敬請期待!


關於自由寫

2024 年春天,Matters 開啟「自由寫」企畫,組建寫作社群,與你一起完成人生日記。

自由寫(Free Writing)是一個專門的寫作技巧,作品不一定完美、嚴謹,但可以幫助作者克服自我批評的障礙。作家彼得・艾爾博(Peter Elbow)致力推動自由書寫,「寫作的結果是你必須從用錯的詞寫錯的意思開始;但要持續寫作,直到用對的詞來表達正確的意思。只有到最後,你才會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過去一年多,「自由寫」走過不同主題,透過家與故鄉愛與親密關係人生飯桌成長軌跡我的(不)完美人生家庭故事地方書寫,到人生的靈魂提問,我們書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每天 20 至 30 分鐘,書寫每一道題目,展開一場內心旅途,當中可能會想起某些已經忘記的回憶,又或者跟過往達成和解。透過寫作,感受到內心的脆弱,也能獲得力量。

目前社群已累積參加人次 2300 人,創作超過 5000 篇人生故事。講座曾邀請到作家洪愛珠、陳思宏、馬尼尼為、李智良、黃宇軒、譚蕙芸、吉井忍、庫索、許菁芳,出席講座人次近 1000 人。在一年多的寫作旅程中,收到最多的迴響是,自由書寫的方式讓作者能夠持續隨心寫作,把當刻的感受寫下來,獲得了意料之外的驚喜收獲。

「自由寫」心法提示:
(一)動筆之前,先預定好一段專心書寫的時間(建議 20 到 30 分鐘)
(二)不需嚴謹處理文法、修辭,也不作修改,只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內寫作
(三)相信過程、相信自己的思緒,直接紀錄,不要批判你的內容
(四)不要介意作品是否有完整結構,看到題目之後,讓思緒帶著你,相信當下的感覺是重要的,並且寫下來

八月題目|給自己的情書:關於人生,我想說的是

本期邀請郭強生老師出題,在以下的場景和物件中,你對生命有什麼深一層的體悟?寫作者可以透過這三個層面,分享面對生命的態度。

第一天:
記一天中的某個時刻。

第二天:
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

第三天:
記你讀過的某一本書。

寫作指引

「自由寫」在此給出進一步的發想,在你人生中某一天裡的一個特定時刻,可能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夜晚的靜謐反思,或者其他對你而言深刻的時刻,它如何在你的人生中留下印記?它可以是平凡的日常節奏,又或是有其意義的轉折點,在這個時刻,你看到的事物、感受到的觸動,讓你有著怎樣人生的體悟?

在某一餐飯裡,可能是與別人共享的時光,又或是獨自吃飯。你處於家裡、自己的城市,或許在異鄉,在那個場景,你吃著眼前的菜式,咀嚼的當下,有著怎樣的心情,那一餐飯,反映了怎樣的人生故事?

你閱讀過的某一本書,它如何進入你的生活,又或是對你有著怎樣的啟發?它可能改變了你、又或者陪伴過你。說說你跟書中故事的連結吧,它如何在你的人生旅途中留下痕跡,成為你成長中被記住的一部分?

以上題目鼓勵從細微處入手,挖掘個人故事與情感。在自由書寫裡,題目只是一個介入,參加者可以寫任何你想到的內容,且文體不限。


如何參與「兩廳院藝術出走:給自己的情書『三日書』徵文活動」?

時程

  • 報名:7 月 28 日(一)到 8 月 3 日(日)晚上 23:59(東八區)

  • 寫作:8 月 4 日(一)至 8 月 30 日(六)晚上 23:59(東八區)

  • 在上述日期完成報名及寫作的文友,有機會獲得 Matters 站上的大滿貫徽章,為你的書寫旅程留下印記。

  • 寫作不打烊,如果你錯過了上述的報名及寫作,別擔心,隨時歡迎你加入書寫人生故事的行列,不管什麼時候來,都可以寫喔~

活動規則

  • 我們鼓勵大家大家每天挪出 20-30 分鐘寫作,在寫作期完成三篇寫作,有助於培養每天的寫作手感,作為一個恆常訓練,與文友互動。

  • 發文時勾選日期:請在編輯器內勾選與該篇文章相對應的日期,方便大家更輕鬆地參與三日書並獲得大滿貫,請看本篇「發文流程」的介紹。

  • 在報名期內(8 月 3 日 23:59 前)完成報名,且在寫作期內(8 月 30 號 23:59 前)發布三篇文章的寫作者,可獲得 Matters 自由寫大滿貫「徽章」,徽章將顯示在你的 Matters 個人主頁。

報名及發文流程

  • 請到專屬活動頁報名,按下「報名參加」,就會看到自己的頭像出現在作者列表。

  • 8 月 4 日寫作期開始之後,在活動頁點選「投稿」,即可開始創作。或者你也可以進入草稿編輯畫面,在右上角會選擇「參與三日書活動」。

  • 每篇文章對應一天,三篇文章對應三天。例如你今天寫的題目是「第二天:記一天中的某一餐飯。」,發文時就可以選擇「第二天 - 2025 年 8 月 5 日」。

  • 如果你發文時選錯日期,或事後想要修改,都可以用「修訂作品」修改日期。

  • 文友可自行決定是否在文章中加入 #三日書 標籤,不添加也不影響

  • 我們鼓勵你為自己的三日書文章建立選集(指南點此),完整呈現你的寫作

寫完文章之後,請在編輯器右上角選擇與題目相對應的日期

「給自己的情書」策展暨文章授權說明

兩廳院未來將以「給自己的情書」為主題,搜集更多人的生命故事,計劃以文字、聲音或影像等方式呈現,舉辦公開展覽及相關活動,鼓勵更多人關注自身,讓有溫度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鼓勵大家發文時選擇「CC0」授權,這樣未來你的文章有可能被以不同方式呈現,例如策展、影音等多元媒介,讓更多人感受共鳴。

如果選擇「CC BY-NC-ND 4.0」授權,你的文章也有可能被選進展覽,策展團隊也將依照 CC 4.0的規範使用內容策展。

不管你選擇哪一種授權,都不影響參與本次活動的權利。


八月份延伸講座|客座作家:郭強生

  • 講座主題:從記憶出發的書寫課:寫作如何整理、回望與療癒人生

  • 講座日期:8 月 17 日(週日)15:00-17:00

  • 地點: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國家戲劇院 B 樓,入口在地下停車場內,請搭乘戲劇院廣場側電梯下至B樓)

  • 請填寫報名表單 forms.gle/gW8xGSBgdR...  留下 email 及手機,我們將於報名成功後寄送活動通知及場地指引。

【講座介紹】

如果人生的「下半場」其實是與自我再次重逢,那寫作就是跟自己重新對話的方式。

也許你曾想過把自己的某些故事寫下來,又自我懷疑,「我」有什麼好寫的?但當人生走到一個階段,才發現有很多過往值得回溯與書寫。還有一些風景,要用文字慢慢咀嚼後,才能發現它們如何改變了我們。

作家郭強生老師,以人生私散文三部曲《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來不及美好》書寫青春、逝去、時間、關係,透過他的寫作,我們會發現,每個人都擁有值得回望的時光,書寫正是一種重新看見的方式。

這場講座,我們邀請郭強生老師分享:
✦ 書寫如何讓我們回望、整理並安放人生故事  
✦ 怎麼從記憶與情緒中,找到值得被寫出來的線索 
✦ 為什麼書寫能幫助我們與過去和解,也為未來留燈

【講者介紹】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2025 年夏天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目前專事寫作。

曾以《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長篇小說《惑鄉之人》獲金鼎獎;《夜行之子》、《斷代》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大獎;短篇小說〈罪人〉榮獲2017年九歌年度小說獎。中篇小說《尋琴者》獲2021年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2020年台灣文學金典獎、Openbook2020年度好書獎、2020年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2020年博客來年度選書,並已售出二十一國外語版權。散文集《何不認真來悲傷》獲開卷好書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肯定;《我將前往的遠方》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優遊於文學與文化不同領域,其文字美學與創作視角成熟沉穩,冷冽華麗,從激昂與憂鬱之人性衝突中淬取恣放與純情,澎湃中見深厚底蘊。除小說與戲劇外,其他散文出版作品包括《來不及美好》、日記文學《2003╱郭強生》,以及評論文集《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文學公民》、《在文學徬徨的年代》等多部。


主辦單位:國家兩廳院
共創夥伴:Matters 自由寫
贊助單位:日月光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金寶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自由寫自由寫 Free Write 是一種寫作模式,指的是讓思緒自然流動、即時且隨心的寫作。我們將持續舉辦不同主題的自由寫活動,邀請你一同練習、一同書寫與閱讀。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文字精華:三日書作家講座|張慧慈:個人故事如何引起共感?《長女病》的寫作策略與社會學想像

「燃燒自我的故事」三日書完結|大滿貫、參加獎名單|7 月 17 日晚上作家張慧慈講座

三日書開始報名|陪你完成人生日記:長女症候群,燃燒自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