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该替来访「复仇」吗?

果也
·
·
IPFS
心理咨询不是救赎剧,也不是英雄片。咨询师若一脚踏进来访的“复仇欲望”中,不但违反伦理,也容易在不自觉中演变为一种“上帝视角”的自恋游戏。真正好的咨询,是递工具,不是拔刀。

不应该。

咨询师为什么要愤怒?——是为别人愤怒还是为自己愤怒,能分清楚吗?

为什么要替来访出头?——是替来访出头还是替过去的自己出头,能分清楚吗?

配的哪门子合?——来访说自己的事,哪里有移情?这里的问题难道不是咨询师反移情吗?

怎么才是符合咨询伦理的?

首先不要把自己当神!

不要把自己当神!

不要把自己当神!

如果有一天咨询师的来访去感谢咨询师救了他,咨询师应该说的是:是你自己救了自己,我只是在旁边递了一下工具,也谢谢你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也学到很多。

而不是默默在心里得意:我救了他呀哈哈哈哈哈哈。

但凡有过比较深入的咨询关系,咨询师一定会看到来访自己激发出的主动性,这才是咨询里最想看到的。

一个很危险的卷入就是咨询师想去救来访,这不仅容易伤到来访,也容易伤到自己,因为本质上,一个想救人的咨询师在扮演一个上帝的角色,为了无限拔高自己的位置,他会倾向于无限美化来访。最后构建出来的是一个共生关系而不是疗愈。

这样的咨询很容易让来访离不开而造成时间、经济的损失,对心理咨询信心和动力的损害;同时咨询师也容易无意识中加深自己的自恋,而影响到方方面面。

我之前一个回答说:

咨询师的伦理是得放第一位的,伦理是最高位的数字1,其他能力是后面的0,没有伦理,没有前面这个1,后面100个0还是0。

咨询师如果觉得事情糟糕到了需要打破保密原则去报警的程度,那就去报警,而不是去卷入报仇,如果没到打破保密原则的程度,那就说明咨询师做好自己的咨询就行了,别去瞎共情,那不是共情是自恋。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真的发现自己出现了这样的想法,要及时察觉,然后寻找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冲动。

我猜测和自己未觉知的深层创伤有关联,值得花时间去搞清楚。

2025.8.4

灵感来源:心理咨询师该替来访「复仇」吗?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性别/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果也果也|创作《失恋者的自救日志》,分享有毒人格、亲密关系与自我疗愈的文字,愿你在阅读中找到温柔与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面对创伤性披露,心理咨询师应怎么做才不越界?

“幽默感”值得拿命开玩笑吗?——关于毒蘑菇中毒的残酷真相

大众心理学的混乱期,是走红还是走偏?——谈谈武志红的争议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