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不到!」「我更厲害!」正是機會所在

neverwinter
·
(修改过)
·
IPFS
·

這邊說的是,「你做不到」是來自大多人的心理輕蔑,而不是客觀條件做不到。

如果一件事很多人都認為做得到,那就會有非常多競爭者,也早已有人投入資源做到此事。而大多情況下,人們不會做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

因此,若我們挑戰一個大多數人都認為做不到的事情,那便是領域中的先行者。做出一個可行的產品服務,便能搶佔市場,建立品牌,後起者只能徒呼負負。

美國在鐵路不發達的時候,仰賴河運。19世紀初,聖路易斯地處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的交會處,天然優勢得天獨厚。

但芝加哥的企業家開始預見鐵路的未來,認為鐵路可自由興建,不像河流難以人工擴建,於是比聖路易斯提早數十年開始發展鐵路。聖路易斯的企業家,則保守認為兩大河流交界的聖路易斯能持續保有優勢,不將鐵路當一回事,於是未大規模投資鐵路。

這種案例在商業界屢見不鮮,成功者執迷於過去的成功經驗與故事,認為這樣的優勢可以很自然地延續下去。密蘇里河與密西西比河分別為美國第一,第二長河,灌溉許多農業帶,養活好幾代人,創造巨大的經濟產值,推動了文明。

然而,開創者總是在問:「這是過去的美好經驗。這樣的優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過去的戰功彪炳,可以預測未來的成功嗎?」

Barnes Noble vs. Amazon,柯達 vs. 數位相機,AOL vs. 開放式搜尋與寬頻網路......等等,無不如此。

一件事情的成敗,通常會深深仰賴當下的環境因素。重點在於,context是否開始改變了?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概念,雖然還不成氣候,但有一天會顛覆我的模式?

等到芝加哥鐵路建好,建立商品交易所以及金融中心,貨物可以四通八達送到美國各地沒有河流經過的大城,聖路易斯才驚覺沒有鐵路是極大的劣勢。同時,當年土木工程並不如今日如此發達,工程界一時之間找不到讓鐵路穿越聖路易斯河流的方法。

等到聖路易斯終於建立起東西向的跨河鐵路大橋,已在芝加哥鐵路系統成熟後的20餘年,早已讓出美國中西部第一大城的位置。

早期的天然優勢,在大環境改變後,反而成為劣勢。「我比較厲害」的心理,固然來自當時的天然條件與客觀證據,但固守這樣的心態,也影響了後來數代人的繁榮與衰落。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neverwinter企業故事,心理,哲學,邏輯,投資,資料分析等主題,也喜歡音樂,運動,旅遊,動物(鳥類為主)。 台灣人,目前位於美國中部。 Email: [email protected]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波克夏,比亞迪,特斯拉

磨練自己的EQ與智慧

轉錄自Inspiring Quotes: Despair is only for those who see the end beyond all doubt. We do 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