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th Is Always Paramount
在簡體中文互聯網內查詢新聞報道內容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搜索引擎為你檢索出了相關內容,可是內容的鏈接卻已經失效,因此最後不得不去Wayback Machine等互聯網存檔網站上找有沒有存檔。
起初我是沒有在意過新聞網頁鏈接失效這件事的,因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而最常見的就莫過於刊登內容的網站可能已經關閉了。在互聯網世界裡,每天關閉的網站不知凡幾,所以也不會有人太在意。
只不過後來我漸漸發現即便是那種中國國內的大型媒體網站所刊登的內容鏈接也會失效,而且失效的原因僅僅只是「404錯誤」。而且我後來發現這些會失效的網頁所刊登的內容通常是某個時期的熱點新聞,並且這些新聞所報道的又多是政治或社會方面的。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新聞事件在當局看來是「負面」的。
因此我也漸漸理解了為什麼這些舊新聞會慢慢在簡體中文輿論場上失去關注點,因為對於一些在當時沒有關注過的人來說,這些舊新聞其實就是「不存在」的。而一旦這些舊新聞從大家的共同記憶裡慢慢消除,那操作所謂的「歲月史書」就不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
我一直覺得對於一個國家和族群來說,歷史的真相至關重要,因為它構成了集體記憶、身份認同和未來發展的基石。
歷史真相是塑造一個國家和族群共同身份認同的核心。它幫助人們理解「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以及「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共同的歷史敘事,即使包含苦難和挑戰,也能凝聚人心,形成強大的共同體意識。
同時古人有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真實的歷史記錄讓我們能夠客觀地分析過去的成功與失敗,理解決策的後果,從而避免在未來重犯類似的錯誤。這對於政策制定、社會改革和應對挑戰都至關重要。
而且歷史真相是追求正義和道德評判的基礎。它承認受害者的痛苦,揭露不公行為,並為追究責任提供依據。當社會能夠正視過去的錯誤時,才能建立起更堅實的道德基石。
此外一個能夠坦誠面對自己歷史的國家或族群,更容易贏得其公民和國際社會的信任和尊重。這種信任是國內團結和國際合作的基礎。
而篡改歷史,無論是美化、隱瞞還是虛構,都會帶來深遠的危害。
當歷史被篡改時,人們對自身和共同體的理解會產生偏差。這可能導致集體記憶的混亂,使得不同群體之間對過去的認知產生巨大分歧,進而引發內部的不信任、矛盾甚至衝突。例如,隱瞞某個群體遭受的苦難,會讓該群體感到不被理解和認可。
同時篡改歷史使得社會無法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被掩蓋的失敗和教訓,很容易在未來以新的形式重演。這種「選擇性失憶」會讓一個國家或族群在面對類似挑戰時,缺乏正確的判斷和應對能力。
更為重要的是篡改歷史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它否定了他們的痛苦和經歷,讓加害者得以逃避責任,從而破壞了社會的正義感。長此以往,會導致人們對真相的麻木和對不公的容忍,侵蝕社會的道德底線。
並且在國際層面,篡改歷史特別是涉及戰爭罪行或人權侵犯的歷史,會嚴重損害國家間的信任,加劇受害國人民的憤怒和不滿,成為國家間長期不和甚至衝突的導火索。這使得國際間的和解和合作變得極其困難。
當然,我們更無法忽視的是篡改歷史往往是為了維護特定權力或意識形態的統治。為了維持這種虛假的敘事,當權者需要壓制異見、控制信息流通和言論自由,從而窒息社會的思想活力和創新能力。
歷史的真相是走向和解的關鍵舉措。和解的建立,無論是個人之間、族群之間還是國家之間,都必須建立在對過去共同且真實的認知之上。真相讓各方能夠承認過去發生的事情,理解對方所遭受的痛苦和損失。這種承認本身就是療癒的第一步。
在真相的基礎上,才能對過去的錯誤進行責任認定,並為可能的原諒創造條件。如果真相被掩蓋,就沒有認錯的基礎,也難以談及真正的原諒。只有當歷史是透明和真實的,各方才能建立起互信,為未來的合作和共存打下基礎。任何建立在謊言或半真半假之上的和解,都將是脆弱且短暫的。
沒有真相,就沒有真正的正義;沒有正義,就沒有真正的和解。任何試圖迴避真相的和解嘗試,最終都可能演變成表面上的平靜,而積壓的歷史創傷和怨恨則會在未來以更激烈的形式爆發出來。
寫到這裡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一個可笑又可悲的簡體中文互聯網認知。不少人認為「文科教育」是沒有存在必要的,但他們同時又會說,或許歷史還是有點作用的。每當看到這樣的說話時,身為一個大學第二專業是輔修歷史的人,我真不知道該感謝他們對歷史的認同還是其他什麼表情。
在中學時代,我的歷史老師就曾經說過:學習和了解歷史對於個人、社會乃至國家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歷史它不僅僅是背誦日期和事件,更是一種理解世界、塑造自我的方式。
歷史是現在的根源。許多當前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其發展脈絡和成因。透過了解過去,我們能更深入地分析現在的複雜問題,並從歷史模式中汲取啟示,對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出更明智的判斷。俗話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歷史雖然不會簡單重複,但其規律性往往能提供寶貴的借鑒。
同時對個人而言,了解家族、社區和國家的歷史,能幫助我們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認同和歸屬感。我們從歷史中認識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共同的經歷和價值觀,這有助於形成集體意識和民族凝聚力。
並且歷史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記錄了人類的成功與失敗、智慧與愚蠢。透過學習歷史,我們可以審視過去的決策及其後果,理解哪些行為導致了災難,哪些策略促成了繁榮。這使我們能夠避免重犯前人的錯誤,並從他們的智慧中獲得啟迪。
而在學習和了解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歷史並非單一的敘事,而是由多種視角、證據和解釋構成。學習歷史需要我們對史料進行分析、比較和批判性思考,辨別真偽,形成自己的判斷。這種能力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尤其重要,有助於我們識別虛假信息,做出獨立思考。
此外歷史讓我們接觸到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人們的生活、思想和掙扎。透過了解他們的經歷,我們可以培養同理心,理解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與共通之處。這有助於打破偏見,促進跨文化交流與理解,進而建立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
最後一個學習歷史比較有趣的地方在於歷史故事中蘊含著豐富的道德和倫理教訓。它向我們展示了勇氣、犧牲、正義、仁慈等普世價值的重要性,也揭露了貪婪、殘酷、不公等行為的危害。通過歷史的學習,這些價值觀得以傳承,為後代提供行為準則和道德指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