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記——再登富士山(一)
富士山、一度も登らぬ馬鹿、二度登る馬鹿。
這是一句日本諺語,意即:沒爬過富士山的人是笨蛋,爬第二次的也是笨蛋。第一句我不認同,但第二句則十分認同。而我,正是那個笨蛋:連續兩年登富士山,雖然登山路線不同。
究竟什麼原因吸引我再次登山?事緣去年登頂後,身邊的跑友躍躍欲試,不斷詢問各項事宜,我也因而心動,想知吉田線是否如所有人口中,最容易的一條登山線。就這樣,不足365日,我又再向富士山進發。
朋友說,有了去年經驗,應該知道如何應付。事實並非如此。吉田線從五合目至山頂,往返共14公里,比富士宮線長3.5公里。如果是平地,這3.5公並不困難。只是這3.5公里是在斜坡上,不論上山還是下行,需要會以倍數計算。明明已看到小屋,但仍要花半小時才爬到。
今年吉田線開山時間跟往年一樣,7月1日開始。從去年一樣,每位登山者都要付入山費,今年增至4000日元(約港幣220元)。登山者否可以預早登記登山日,預先付費[註1] 。當然,提早付款沒法改時間上山,除非封山才可以申請退款。
每次跟朋友提及這次登山的感受,我總會用”Blessed”一字。出發前一星期,團友說富士山很熱,不用帶厚衣。只是他查的地點,是富士山山腳而非山上。但他的舉動,讓我到官方網站看天氣預告[註2]。一看就是不妙,因為預告天氣是有雨,甚至有雪。這樣惡劣的天氣,可能不能登山。雖然這預告是登山的十天前,天氣隨時會變,孰好孰壞未能知曉。作為有信仰的人,只能交托。當然,期待最好,準備最壞,所以更要好好準備行裝——其實跟去年沒差。
吉田線被譽為最好的登山路線,真是實至名歸。五合目根本是一個觀光景點,有購物店、有住宿處,也有餐廳、咖啡店。上山當日,天氣很好,所以有不少旅行團到五合目旅遊。
這次跟去年一樣,參加當地登山團。今次這團人更是聯合國:來自美國、澳洲、台灣、香港,及日本,共31人。而帶團的,除了有臂章的領隊外,還有兩位「副領隊」。其實已有一次登山經驗,可以不用領隊,但我是這樣的想:我對這條登山道是陌生的,而富士山的天氣變幻之快,一般人真沒法估計,也不知如何處理,所以仍選擇跟團。
跟團的好處是領隊會控制登山速度。從官方網站資料,由五合目至下榻的富士山ホテル,約需300分鐘,即5小時。領導出發前則宣布會用6小時,可見他已經減慢速度前行。然而,我們最後花了6小時40分才到達富士山ホテル。何解?
我們團中有一對母女,女兒有輕度唐氏,但她步行上算隱健,所以一開始沒太影響。但隨著由六合目至七合目那一段路程斜度開始高,甚至是火山岩石,對她們而言甚為吃力。大概如此,後段時間我再沒看到她們了。然而,我不能不佩服她們,她們已經贏過那些還未行過富士山的人。
之後有一位太太中途離隊,也是因為力有不逮。看到領隊親自跟小屋主管安排床位,親自遊說她停留在此,我心裡也不好受。準備那麼多,結果因為自己而讓整隊行動速度變慢,最後更要中途離隊——其實領隊一直將她放在前端,照顧她,甚至背著她的背包(即他背兩個包),讓她輕身上路,仍無法改變這結局。
在這不能說這群領隊有多利害:他自己要背一個,遇到上述情況也要多背一個。行山杖全程只是掛在背包沒用過,登岩石路時像行平路般。體力、技術、洞察、口才,少一樣都不行。其中一位副團長其實是登山領隊的實習生,我看到他的背包放了3本如磚頭般的硬皮書,心想你還有時間上山閱讀嗎?原來他以這些書本作為負重訓練,以應付之後當登山領隊。他現在是一名老師,希望帶學生登山。作為經常「錯重點」的我,十分好奇他帶上山的書,他介紹這套書是他的大學老師所著,名叫平川祐弘。從維基百科資料看到,他已是94歲的退休教授,專門研究比較文學、文化[註3]。
如果要選最辛苦路段,應該是由六合目中段到八合目,不但是岩石路且陡斜。有些團友戴上手套,抓著石一步一步上山,而我則選擇用手杖。然而經過這次感覺學到新技巧:登岩石時縮短手杖。雖然手杖幫助不少,但這段路程比想像中更花力氣,加上登山時間長,所以很快要補充,朱古力能量棒、Gel、寶礦力、水。但感覺比去年好,大概是一個午飯的分別——去年我是沒時間吃午飯,直到晚飯時間才吃到碳水化合物。
在這樣冗長的登山過程中,幸好天氣很好。上山過程陽光普照,即便在海拔2000、3000米高,溫度應該較低,但距離太陽近,完全感到它的熱力。萬里無雲,從山上可以看到山下的城鎮。領隊說如果天氣再好,可以看到横浜。最後我們連日落也沒錯過,在到達小屋前,靜靜地欣賞這景致。




晚上7時許,總算到達本八合目的富士山ホテル。大家匆匆地吃完飯,就準備休息,因為第二天清晨1時許,出發攻頂。
~~~~~~~~~~~~~~
[註1]富士山吉田線通行予約(官方網站)——
www.fujisan-climb.jp...
[註2]山上天氣(日本気象株式会社)——
s.n-kishou.co.jp/w/c...
[註3]平川祐弘(維基百科)——
ja.wikipedia.org/wik...平川祐弘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