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二十四年 —— 我还在,为了被听见而活着

冬月小六
·
(修改过)
·
IPFS
我以为逃离家暴就能开始新生,却没想到,真正的孤立与忽视才刚刚开始。从警察局、福利部到多个NGO的冷漠,这段经历逼迫我再次站出来,用尽全力,让这个社会看见我们还在。
我沉默了24年,不是因为我不痛,是因为我无处可说。

我是在二十一岁那年认识他的。我们同龄,出生只差一个多月。那时我刚迈入社会不久,身边的人都说他看起来稳重、懂事,对我也算关心。当时的我,没有太多安全感,也缺乏真正的情感支持,所以我很自然地依赖起这个出现得刚刚好的男人。

我们很快就步入了婚姻。回头看,当时我并不明白什么是控制,也没有意识到那些看似“关心”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对我人生一点一点的吞噬。刚开始,是对我的穿着和用词提出建议;后来,逐渐演变成对我社交圈、生活节奏、思维方式的掌控。他总说这些是为我好,而我也在一次次让步中,失去了最基本的自主权。

结婚之后,我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家庭里一个被需要、但不被看见的人”。我负责家务、照顾孩子,也为他处理工作上的细节和麻烦。他习惯把一切安排好,我被要求不要多问,更不需要表达任何意见。我不再是他的伴侣,更像是他的影子,或者他生活中一个无声的助手。

我不是没有想过离开。只是当你多年没有收入、没有存款,身边也没有人可以求助,孩子又那么小,你很难想象离开的现实是什么。我不是没有挣扎过,而是根本看不到出路。更可怕的是,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我不够温柔、不够顺从、不够“好”。

那时候的我,已经彻底被困在一个表面“稳定”的牢笼里。外人觉得我们是个完整的家庭,实际上我每天都在忍耐、在压抑、在小心翼翼地活着。

后来,我尝试求助。我联系过一些组织,也去找过警局。我递交了文件、陈述了情况,有些人根本没回应,有些只是叫我等等,说事情没那么快。我明白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我没有想到,哪怕是我拿出了完整的医疗转介信——精神科医生已经确诊我患有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和重度抑郁症(MDD)——依然没有人认真对待。

更让我震惊的是,有一次我收到来自某位警员的信息,暗示我可以考虑撤销我原本申请的临时保护令(IPO),理由是“对方不知道我现在住哪里”。不久之后,我被通知说案件被标记为“NFA” —— No Further Action,不再跟进。整个过程里,没有人真正正式地约谈我,没有人查阅我递交的完整报告,也没有人告知我为什么案子会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就被搁置。

有一天,我从福利部门听说,有人假冒我的名义打电话,说我自愿撤回了保护申请。那不是我。我从未做出过这样的决定,也没有人来确认这通电话的真实性。

那个时刻我终于明白,我虽然逃出了那个家,但却走进了另一个沉默的系统。一个更冷漠、更高墙林立的空间。它有制度、有流程、有文件,但它不真正听见一个人的声音。

而说实话,这一切的背后,并不只是一个人而已。

那个操控一切、永远站在“合理”立场说话的,是我的前家公。很多人觉得他是有地位、有道理的长辈,讲话有条理,也懂得分寸。但在这个家庭里,他才是那个真正掌控全局的人。他影响了我前夫如何看待财产、如何规避责任、如何一步步在表面合法的框架内剥夺我应有的权益。他从来不骂人,但他让你在无形中失去选择。他不抬手打人,却能安排好你一生都无法逃离的结构。他教会他儿子如何设下一切,让我在离婚时一无所有、走不出那道门。

我知道,这不是每个女人都会面对的事。但我也知道,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男人,这样的系统,在马来西亚并不少见。

所以我决定写下来,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让更多人意识到:很多女性,并不是不想逃,而是逃不掉。不是不去报警,而是报了也没人理。不是她们懦弱,而是这个社会从未真正替她们考虑过出路。

我发起了一个联署,希望有人能帮我一起推动改革,不只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每一个正经历类似故事,却不敢说出口的女人。

Change.org/Justice4S...

你以为制度只对她残酷,其实它对每一个「我们」都一样残忍。为所有被忽视的女性发声

我也正在筹集一些生活重建费用。我和孩子现在一切从零开始,需要时间和一点点帮助,来重新站稳脚步。

GoGetFunding / Ko-fi

我知道这不是故事的结尾,反而才刚开始。我会继续写,把我看到的一切、经历过的细节,一点一点整理出来。不是为了攻击谁,也不是为了控诉谁,而是让那些被掩盖的、被转移视线的真相,有机会被看见。

如果你曾经在生活里被压低声音,如果你也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没有人听,那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不是脆弱。你不是错的。

我们还在这里。还在努力活着,也还在等待——有人,真的听见。

—— 冬月小六


💔 这是一个女人的崩溃故事,
却是千万女性每天正在经历的真实生活。
✊ 不只是马来西亚,这是整个华文世界女性共同面对的困境。
👉 为制度改革发声,让沉默不再延续 ➜
www.change.org/Justi...

🫂 如果你也经历过类似的关系,欢迎留言或分享你的故事。
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值得活出真正的自己。

☕ 如果你愿意支持我继续写下去,也可以请我喝一杯咖啡:
👉 ko-fi.com/winter6

🌷 你也可以参与我发起的「1,000 个拥抱计划」,
成为我疗愈旅程中的一个温暖印记:
👉 https://bit.ly/4nVMdJR

你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勇敢说出真相的力量。
谢谢你读到这里。我们都值得被理解,被善待,被自由地活着。


🎧 Winter6 精选疗愈音频|建议边听边读:

💿 有些故事,需要静下来的时候听,有些情绪,需要一首旋律陪你慢慢走过。

▶️ 点击播放试听音频(3 分钟):

Inner Light 1

那些年我不敢说的话,现在终于可以开口了

🪶 若你喜欢这段旋律,请前往 YouTube 聆听完整版:
👉 点击前往 YouTube 完整播放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性别/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冬月小六✍️ 用文字为女性发声,用故事为自己疗伤。 離婚、重生、母親、夢想,不再沉默。 Matters 是我為自己點燈的地方。 🔍 關注自我成長、社會觀察、親密關係與女性命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当同情有了界限

当暴力成为理所当然:一个庇护所里的真实故事

马来西亚的保护机制,是个无声的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