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情有了界限
在疾病面前,我们习惯迅速伸出援手;而当家暴幸存者求助时,却常常换来冷漠、推诿甚至嘲讽。本文透过对比病患与幸存者的处境,揭示社会对痛苦的“选择性同情”,并反思:当同情心设下界限时,幸存者究竟还能向谁求助?

马来西亚的保护机制,是个无声的刑场
家暴受害者从逃离到举报,一路以为会被保护,结果却在马来西亚的制度下被逐步“除名”。当一个制度只重程序、不重人性,每一个勇敢说出真相的人,都会被沉默。

沉默的二十四年 —— 我还在,为了被听见而活着
我以为逃离家暴就能开始新生,却没想到,真正的孤立与忽视才刚刚开始。从警察局、福利部到多个NGO的冷漠,这段经历逼迫我再次站出来,用尽全力,让这个社会看见我们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