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于每个世界的达尔麦亚叔叔
你一定可以想象北京的稻香村大叔,也一定可以想象上海的杏花楼大叔,人潮鼎沸是他的城的常态,但在周六早上在地铁上舒坦坐下的是刚刚从点心店里购好一盒他从小吃到大的杏仁酥的阿叔。周六早上十点的地铁,不能说拥挤,但能坐的位子稀稀拉拉也坐满了人,阿叔已经走过一节车厢了,才扫到一排空着的位子,他从容但也敏捷地一把坐下,一抬眼,对面坐着一个外国人小姑娘,怀里抱着一只可爱的卷毛小狗,这可真不是一个常见的视觉啊,阿叔忍不住打量,小姑娘正好也抬眼接住阿叔的目光,阿叔感到不太自但好歹挤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他手里提着的点心还热着,散发着美妙的香味,他的思绪很快就走开了,惦记着待会回家是配绿茶还是普洱来吃这些点心,这想法让阿叔很快从刚刚不太自在的相遇中放松下来,舒坦的在位子上坐住了。
没错,这女孩是我,阿叔是刚刚从达尔麦亚购物出来的德国中年大叔,穿着不算豪华,但能看出是好品质耐穿的材质,达尔麦亚是慕尼黑的老字号,相当于北京的稻香村,上海的杏花楼,是本地人从小吃到大的品牌,对他们来说的真正的慕尼黑味道,任外面网红品牌一个起一个落,会吃达尔麦亚的才是老慕尼黑人。阿叔就是这样一个老慕尼黑人,玛利亚广场人头涌动,人们急于奔赴下一个站点,但对阿叔来说,这里不是他的中转站而是他最熟悉的邻里,从十几岁开始,他就会在周六的早上坐两站地铁,到玛利亚广场上的达尔麦亚专卖店买零嘴了。这几年每年都有几十万新人口涌入这个城市,包括大量的外国人,今天这样的光景的确让大叔感到不太自在,实在是没见过,人口老龄化下德国政府不得不引入外来人口填补劳动力的缺口,但这些人怎么真的在这里安下家来了,还养狗?但是人口流入下房价和租金涨势喜人,托父母的福,阿叔手上的两三套房产让阿叔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人群的忙碌才与阿叔无关呢,AI,互联网,工业4.0都与阿叔无关。但阿叔也有烦心事,这几年政府骚操作一波接一波,他手上的房子很快面临着必须翻新的义务,来提高房子的性能和能源等级,虽然其实也只是换换窗户翻翻地板这样的小动作,但他必须仔细考虑找哪个工程队来做,因为人工费和原材料费也涨得厉害,翻新的造价不菲。思绪游走,两站路很快过去,还是配咖啡吧,这念头让阿叔心情又明媚起来,阿叔伸伸腿,站起身来,悠悠走出地铁。
这样的阿叔你熟悉吗?你会在北京看到,你会在上海看到,你会在任何一个城市看到,他们可不是这个城市最光鲜的人,也绝不是时代的弄潮儿,但他们对光鲜也毫不在乎,要光鲜干什么,弄什么潮,忒累人了,他们有不求人的自在。他们是我们最最最不可能注意到的人,也没有漂亮的朋友圈,但他们可能是这个城市里最舒坦的人,在所有统计数据中,他们是最不让人操心的那行数据里的分子,是祥和生活里的万家灯火,对,是这个城市里赢在起跑线上的人。你本来也会是这样的人,如果你留在家乡。不用做什么,不用证明什么,不用解释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你只要呼吸着,就够了,但你奔赴远方奔赴得太久了,你太习惯每一天睁开眼就是一场新的战斗,你太习惯向每一个人解释你是谁你为什么在这里你在做什么, 久而久之,你以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这样,你以为生活本来就是令人疲惫的,你完完全全忘记不用解释地活着是一种什么体验,久而久之,你甚至开始以此自豪,然后自然地以彼为耻,你嫌弃别人的敷衍,大意,心不在焉,你刚愎自用因为你没办法也根本没条件换位思考,所以你累积了太多的愤怒,痛苦,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周六的早上,你对面坐下了一个达尔麦亚叔叔,他的手提袋中散发美妙香味的咖啡,撕开了你生活的一角。
我为什么要写达尔麦亚叔叔,因为我很感谢他。他太像上海的杏花楼爷叔了,这种可以穿越时空的互换性,突然就把慕尼黑和上海这两个割裂的时空拉齐了,拉齐了,打通了,才能顺势在这个世界里也找到自己的坐标,看清楚自己浮游在哪里,也才会知道想栖息在哪里,否则可能一辈子都以为浮游是常态。所以谢谢达尔麦亚叔叔,这个世界需要他们, 总要有一些人已经找到了家,才能指引那些还在寻找的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