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到盡頭》

watanabe
·
·
IPFS
·
人類歷史不缺滅亡的預言。也不缺自掘墳墓的證據。

有人說,我們會被天上的火球毀滅——一顆遊蕩億萬年的小行星,忽然改變了方向,直直朝著地球而來。當它劃破大氣、引發無盡的焚風與黑夜,所有高樓、神殿、教堂、工廠,全被埋葬在灰燼下,只有空氣中還殘留著一絲塑膠與焦油的氣味,證明這裡曾經熱鬧過。

也有人說,我們會死於自己的智慧。

AI、基因改造、核武、機器人革命——這些本是為了「人類進步」而誕生的產物,最終卻學會了不再需要人類。我們一邊慶祝效率提升、一邊讚嘆演算法的準確與便利,卻沒發現那扇「讓人類被取代的大門」,早就自己打開了。

還有一種可能,叫做「大面具理論」。

意思是:我們其實已經滅絕過千百次,只是每次都在自以為接近真相時,戴上一個新的面具。

文明覆蓋文明,謊言取代記憶。

我們以為自己活在最現代的時代,卻根本無法解釋地下那批「不該存在」的遺跡;我們以為自己是科技的主宰,卻搞不清手機為什麼會突然全部離線,只剩下「HELLO」兩個字。

也許我們會毀於氣候崩潰。

海洋上升、農田消失,極端天氣讓國界模糊、食物崩潰,社會撕裂,戰火重燃。我們以為敵人是另一個國家,但真正的敵人,是那片越來越熱的天空,與我們遲遲不肯改變的消費慾望。

也許,我們會死於一種從來沒見過的病毒。

一如幾年前的瘟疫那樣,我們會再次困在房間裡,看著螢幕上的世界日漸陌生。只不過這一次,沒有疫苗,也沒有人來救我們。因為所有的知識與資源,早已集中在某些「太大而不能倒」的手裡,而他們早已搭乘火箭離開地球,去找下一個可以掠奪的星球。

我們可能毀於某一種「沉默」。

不再關心、不再行動、不再相信。不再閱讀真實,也不再思考未來。所有人都沉迷於短影音與虛擬讚數,直到現實瓦解得像一場程式錯誤——從城市消失的自來水,到不再更新的天氣預報,沒人知道世界是何時真正結束的,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從沒停留在那裡。

但最可怕的結局,不是隕石、也不是戰爭、也不是病毒。

是這一切真的發生時,我們已經「麻木得無法感覺」。

當世界燃燒,我們還在滑手機;

當海水淹沒城市,我們只想買最後一瓶冷氣水; 當最後一隻鳥在天空消失,我們說:「好像不關我的事。」

人類最大的危機,從來不是災難,而是我們習慣了災難。

一點一點地,溫水煮青蛙地,接受了「不再擁有明天」這件事。

我們會不會滅絕?也許會。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

在那天來臨之前,我們有沒有活得值得?

如果你今天還能呼吸、還能讀到這段文字,

那你就還有選擇:

去想,去愛,去保護這個世界。

別等到結局才發現,一切都來得太晚。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