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视角下的中国史 · 卷八|元朝:外资收购+跨国合并的灾难现场

jaded.chen
·
·
IPFS
忽必烈的城市化PPT很美,底层代码全是屎山。

你以为唐宋的卷已经够变态了?你以为五代十国那个创业乱局是极限?呵呵,蒙古告诉你什么叫“产业革命级别的降维打击”。元朝出场,历史的玩法彻底重装,上一秒你还在考八股文,下一秒你直接听到马蹄声,刀光一闪,恭喜你,原来的所有规则全删库重建。成吉思汗一句话,所有传统逻辑崩塌:“天下不讲理,天下只讲打。”是不是像今天某风投大会的金句?对,但人家是拿长矛烧掉你的服务器。


先说为什么蒙古能干到这种规模。别以为这是“草原一股狠劲”,它背后是全套逻辑闭环:游牧经济+军制+信任网络,就是草原的“基础架构”。马是蒙古的服务器,羊是存储,部落是分布式节点,迁徙就是动态调度,听着是不是云原生?没错,成吉思汗就是第一个搞“云架构”的人。他打仗不靠地盘,而靠带宽:骑兵移动速度是生产力,谁能传递指令更快,谁就拿下流量入口。史书《元史·兵志》写:“马无昼夜,数百里不绝”,翻译一下:物流系统比亚马逊还狠,24小时骑手制,马换人不换,SLA达标。


更变态的是他的组织管理,什么中台、什么OKR,蒙古早玩了:十户为什,百户为百,千户为千,逻辑像写代码:用十进制做权限分层,而且每一层不靠人情,而靠战功,性能考核极其暴力:打下城池=升职,掉链子=物理下线。这种组织稳定性+灵活性,放在当时的“传统帝国架构”面前,直接像MySQL吊打Excel。


等整个欧亚链路打穿,史书叫“四大汗国”,你可以理解为:成吉思汗完成A轮融资,拆出四家子公司,全球化开始跑通。钦察汗国做东欧市场,窝阔台管中亚,旭烈兀管波斯,忽必烈接管中国,Slack?不存在,人家靠马蹄做数据同步。想想这画面:今天你公司开全球战略会,PPT第一页写:“未来三年,目标欧亚”,而元朝直接把目标写进刀锋,连投影都省了。


为什么元朝在中国会变形?这才是最变态的问题。忽必烈是个很懂PPT的CEO,他看着草原逻辑,突然发现问题:这套打法搞扩张没问题,可一旦要在中国长期控盘,麻烦大了。为什么?因为中国市场像什么?像一个已经跑了几百年的超大遗留系统,里面全是古老代码:礼制、科举、土地、税收,牵一发动全身。你蒙古这帮“敏捷开发狂人”,进来硬重构,注定崩。于是忽必烈干了啥?直接转型,拍桌子:“兄弟们,我们上市!”史书叫“定都大都”,本质是总部迁入一线CBD,草原总部撤销,搞城市化,KPI写上“稳定、扩张、文化融合”。听起来是不是像一个创业公司突然融资后想进军高端市场?结局你懂:烧钱烧到骨头,活活炸死。


为什么要迁都?因为忽必烈懂,这场转型必须从用户体验做起。中原用户习惯什么?习惯城池、科举、土地确权、岁贡。草原那套直连服务他们不买账,得给UI换皮。于是元朝UI上线:金碧辉煌的大都,规整的胡同,宫殿群像套了暗金主题。忽必烈还搞“品牌战略”,史书叫“改国号为大元”,理由写得像品牌策划文案:“取易经‘大哉乾元’,以显天命之尊。”是不是像今天品牌发布会的slogan?笑,但真狠。


然而,逻辑漏洞这时候开始积累。你要转型城市经济,就得搞稳定税收、搞大宗贸易、搞金融,这玩意蒙古会吗?不会。他们原始逻辑是啥?抢完走人,流动掠夺,靠的不是制度而是马刀。于是忽必烈学汉制,学唐宋,甚至玩创新:搞纸币交钞。这套玩意听着牛,史书吹成“货币制度进步”,但实质呢?这是史上第一场金融科技实验,而且翻车比币圈还惨。为什么?因为交钞的底层逻辑是信用,信用靠什么?靠国家税收和储备。但元朝的财政模型是负的,它靠的是持续扩张,扩张停了,信用瞬间归零。于是发生啥?超发!疯狂印钞,印到老百姓当厕纸都嫌硬。通货膨胀直接把市场掀翻,粮价飙到连地主都哭,用户体验跌到负分。你看今天币圈暴雷,再翻翻《元史·食货志》,一模一样:信仰崩塌,价格雪崩,流动性枯竭。


这还不算最狠的Bug。最狠的是阶层裂痕。蒙古为了稳住盘子,搞了个“四等人制”,蒙古人第一,色目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江南汉人)垫底。史书叫“南人不许为官”,翻译一下:老用户直接被限流,系统权限全砍。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平台偏向新用户,把老用户恶心到卸载”。唐宋士大夫文化?全废,技术团队(行政班底)直接边缘化,公司治理沦为“全靠老总拍脑袋+亲信承包”,Bug能不炸?


你可能会问,元朝文化不是也有亮点吗?有,元曲、杂剧、赵孟頫书法,全是副业奇迹,像极了今天互联网巨头搞短视频、搞娱乐,想靠副业拉活跃。但问题是主营崩了,副业再亮也没用。戏台子搭得再高,挡不住财务黑洞。史书吹《窦娥冤》千古绝唱,你站在财务角度看,这不过是一家公司临死前的营销公关。


再说物流,元朝最牛逼的不是打仗,是搞出了史上第一个“跨国配送体系”:驿站系统,官方叫“站赤”。它能干啥?传递政令、运军粮、送情报,效率高到你怀疑他们有内测版美团。马可波罗看到这个系统,差点以为穿越进未来物流大会,写在游记里吹爆,说什么“蒙古帝国通讯比欧洲高出一个世纪”。问题是,这套系统靠啥?靠马,靠钱,靠压榨百姓,一旦财政挂掉,连快递小哥都跑路。


财政为什么挂?因为忽必烈的转型是饮鸩止渴。蒙古原本靠打仗输血,停战后全靠农业税,但元朝农业基础被战火搞废,再叠加气候小冰期,减产严重,用户流失,税源断裂。于是开始收各种奇葩税,盐、酒、茶,无所不收,逼到民怨爆炸。史书《元史·食货志》一句话:“税重而民困,盗起而不禁。”翻译:用户疯狂卸载,恶评刷到服务器炸。


崩盘是必然的,但引爆点是谁?红巾军。这帮人是什么?就是怒火拉满的老用户,忍了几十年Bug,终于开群维权。他们打出的口号“明出于义”,直接把元朝告上舆论法庭,带头冲后台,硬生生把全球第一平台砸成废墟。史书写“元亡”,翻译:跨国巨头烧死在资本寒冬,Bug多到补不完,用户负评把服务器掀了。


想想看,蒙古这波跨国扩张,本可以是人类史上最牛战略,但它败在什么?败在体系不兼容。草原逻辑和农耕逻辑,一东一西,一个要轻装上阵,一个要长线稳定,你强拉成一锅粥,注定炸。忽必烈的理想很美,PPT写得比双11海报还亮,可底层代码全是屎山,补丁打到天崩,最后关服收场。


下一卷?明朝。那是历史上第一个喊出“自主可控”的家伙,逻辑像华为大会现场:

“我们要国产替代,我们要闭环,我们要反内卷,KPI全靠大厂自研。”

结果?闭环闭成牢笼,卷到窒息,下一卷,看明朝是怎么把“国产替代”玩成一场人类最离谱的过度控制。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aded.chen大概率每天更新,除非那天生活太吵,我没听见我自己的声音。写字、编程、带娃交替进行中。。。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