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丁散人是誰?一位城市與心靈觀察者的來信
(修改过)
IPFS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零丁散人”,此處為完整版】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是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零丁”既是孤獨之意,也是堅守之志。若文公泉下有知,見今日大灣區繁華似錦,或許亦會欣慰一笑吧?
余華在《活著》中說:“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某想成為一個穿越時間的觀察者——用文字記錄城市的演變,也聆聽人心的回響。
文天祥的零丁洋,沈浮著南宋最後的孤忠;今日零丁洋的潮聲里,千萬人正漂流於自己的心靈孤島。某躬耕於此地三十載,用GIS切開城市的斷面,卻始終剖不開人心的褶皺——工具理性的無力,終於讓某決定提前離開職場。

某本是城市規劃學與地理信息科學出身的從業者,喜歡探索城市的“真諦”,卻漸漸對職場的“有用之學”心生疏離,反而嚮往“布衣”的開放、“散人”的自由。
五十知天命,於是選擇抽身離席。離開“中心”,方能退出內卷;身處“邊緣”,才有可能成為思想的遊牧者。
城市為身體提供生態龕,心靈卻更需要一個“心態龕”。某因此進入心理學領域,試圖為自己,也為有緣之人,找尋一些慰藉人心的“俗諦”。
在心理學中沈潛的同時,也開始面對自身生命的深層問題。人生已入下半場,對死亡的意識愈發清晰。某願成為一名“觀城市、悟人心”的寫作者,以游走、閱讀和寫作為伴,活出一個“老而不登”的樣子。

請相信,某寫的每一句話都是偏見:它不正確,也不客觀。
但不要因此憤怒——可怕的從不是“有偏見”,而是“只容一種偏見”。
所以,有緣之人,不妨共赴這場“偏見收集”之旅!
發現偏見越多,離開偏見越遠。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