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言師經

赵建敏
·
·
IPFS
·

德言師經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為天地父,為天地母,未知其名,其名難名,強名之曰太一。太一之德甚大,太一之道甚宏,可成萬有,可化萬物。德在道中,道以德明。故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止於至真,止於至美。

善者有之質,人之本,知之基,道之肇始也。故西哲言之曰有即善。此質而言之者也。善亦人之本,無善則非人,人獸無以分。無善則無知,智識亦大謬。無善則無德,德行無正道。人獸不分,智識錯謬,德行不在正道,道之不行焉。故為善者,天報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以禍。正道得福,不正道得禍。此天之道也。

真者心之思,意之求,智之識,道之正行也。求真乃理之必然,人之本根,猶如樹木之根柢焉。根柢枯槁,樹木則必死無疑。故無真則心死,人之心亦無以為安也。況無真則思惘,思惘則道失路迷歟!且無真則智假,智假則學而無用,用之亦誤人子弟也!故正道亦遠之矣。

美者愛之顯,人之神,德之修,道之鵠的也。萬物之靈,當知生命之貴、生命之欲、善真美之愛也。道之要在知生命之貴美,明己之生死,欲生而避死也。美之大莫過於愛,知死則愛生。德之大莫過於明,明死則知生。故未知生焉知死,道之大謬也。蓋死乃人必達之終末哉!未知終末,人必浪跡生途,何所安處?故未知死焉知生,乃德之明、道之正也。人皆惡死欲生。然死以其終末,遮蔽人生,使人無以識見生之善真美也。故知生宜先知死,此道之正途也。

人惡死,故有德功言之立,欲雖久而不廢,謂之三不朽。然德以言記,功以言銘,無言何以記德銘功哉!無言則德功不立,雖立亦無以不朽。故言為不朽之始之成之基,無言則無物可成哉!此乃「天地萬有,藉言而成,言外無受造之物」(若 1: 3)者也。

「太初有言,言與主偕,言即天主」(若 1: 1)。言達於民,居於民,在親民在新民,以期苟日新,日日新之謂也。苟日新,日日新,此非生而何謂歟!設若言既無生之功,亦無成之能,則何以令生苟日新,日日新哉!故「言蘊生命,因言所稟,光照生靈」(若 1: 4),以使民之苟日新,日日新也。

師以言教,學以言成。故大學之道亦在於師。或曰,學不得明師,焉能解疑難。然師既自迷,焉能解惑。惑若不解,雖博非明。師者通古博今,然未知己之無知,是自迷而非明焉。蓋師者,非為授業解惑,乃引人知己之無知也。知己之無知則明,明則達。故知己之無知,乃大智。大智之大在知太初有言,言蘊生命,乃生命之師,獲言則得智,學而時習之,因言而獲生命矣!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身心灵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赵建敏天主教 神学 文化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