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与孩子》

穆伈翎
·
·
IPFS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城池,名叫赤原。这座城是由一群赤手空拳的工匠、农夫、矿工和织女,用血与汗垒起来的。没人知道他们当年是怎么打败了老王朝,只知道他们手里没枪,心里有火,背上扛着未来。

后来,赤原建成了。他们把最信任的人推上高台,让他来统筹这座城。这个人不是贵族,也不是祭司,是从矿井里爬上来的孩子。他把大家团结成一个大家庭,把城命名为“人民之家”。

他们说:“我们终于自己做了主。”

可时间过去了,老一代慢慢老去,新的继承者登上了高台。他们也曾是矿井里的孩子,但如今穿着干净的衣服,说话讲规矩,写字漂亮。他们不再下地,不再流汗。他们建起高楼,设立标准,把城划成一格一格,把人分类编号。

他们对人民说:“我们是你们的儿子,我们是你们未来的保障。”

可他们却偷偷地把那些最像“过去的自己”的人赶出了高墙。只要有谁满身煤尘、话语粗鄙、眼神倔强,他们就说:

“这是落后,这是愚昧,这是不合时宜。”

有人问:“可他们不是你们的父辈吗?”

高台上的人沉默。他们不敢回答。因为他们心里明白——他们排斥的,不是工农本身,而是他们过去的影子。那种吃不饱饭、被人歧视、只能喊口号的自己。

他们忘了是谁带他们爬出泥沼,又羞于承认那是自己的出身。

于是,他们努力与过去切割。

他们盖起白墙,不让灰尘飘进来;他们订立新话术,不让老口音再出现;他们褒奖“干净优雅”,打压“粗俗直接”;他们甚至在书里抹去曾经举着镰刀和锤子的画面,换成了带领唱赞歌的画像。

而在城外,老去的工人还在种地,老织女还在缝补破衣。年轻人不再相信“人民之家”是他们的了,他们开始离开,或沉默,或愤怒。

直到有一天,一面大镜子不知从哪被安在了高台中央。没人知道是谁放的。镜子里,站着的不是优雅的领袖,不是现代的管理者,而是——满脸尘土的少年,眼神犀利,手上全是老茧。

高台上的人看见那镜子,突然惊叫一声。他们说:“这是妖镜,快砸了!”

但镜子不碎,只亮。

镜中那个少年说:

“你不配害怕我。你就是我。我不羞于过去,是你羞于自己。”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穆伈翎你并非在活,而是在被定义。 思想主权早已被夺走,认知被殖民而不自知。 他人塑你之我,你便失我。 信与不信皆无妨,只问你是否开始怀疑。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 镜与棱:一个认知拓荒者的沉浮录

结构无法自我切割:腐败、人性与虚妄权力的哲学解剖

概念:权力—资本—认知统治铁三角(The Power-Capital-Cognition Triad of Do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