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想溝通,卻又想翻桌:完美解決衝突的七項修煉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圖片來源:金石堂

通常我們向他人發出請求卻被拒絕,肯定會感到挫敗或是惱怒,但有時候正是因為這樣的情緒而不小心讓雙方產生衝突,讓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要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呢?倘若我們可以保持理性冷靜,但對方卻出言挑釁威脅,又該如何因應而不至於讓自己感到委屈呢?

《明明想溝通,卻又想翻桌》這本書的作者皮耶.佩利西不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資深的衝突管理教練,藉由寓言故事的方式來逐步剖析溝通談判的技巧,也告訴我們其實想要雙贏並不一定要讓步,而是找到彼此都有利的方式去取得共識,當然溝通的時候想必不會如同想像中順利,當意見不合或是出現想反駁或攻擊的欲望時,該如何轉換思維且克制便非常需要學習。

書中提到「衝突之中,沒有贏家」,這可以從許多新聞事件中窺見,很多時候看似某個人在這場衝突中佔了上風,但其實也受到實質的傷害,更難保失敗者不會存心報復,所以客觀來說是兩敗俱傷,並沒有誰贏誰輸的問題。

作者提到批評和辱罵無法讓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其實「講道理」也不見得奏效,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彷彿在說教而觸發敵意與怒氣,所以該如何「好好說話」,並且在對方向我們使出「威脅」的時候還能保持冷靜的態度,把對方言語的利劍理解為正處於恐懼與痛苦,若還能使用語言的魔力安撫對方的情緒,那可就是一門高超的技術了。

我們時常會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當我們維護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更容易上升為「你對我錯」的心理,即便明知道雙方都有道理,但還是因為不禁對方惡劣的態度而讓立場變得更加堅定不移,為的就是爭那一口氣,把後果及代價拋在一旁,其實都是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境地,對於往後的人際相處有害無益。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七項完美解決衝突的修煉,可以因應各種不同的對話情境,還有巧妙地置換語言的表達,讓原本對立的感受輕易轉化為同理,都是我們平時很少注意到的眉角,很適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練習運用。

這是一本充滿故事性又蘊藏高深溝通技巧的實戰秘笈,不僅適用於成人,也非常適合孩童從小學習如何表達自身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溝通的過程中學會理解他人,在不失去尊嚴及立場的前提下,用圓融的方式去實現關係共好。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距離一公尺的愛:21天餐桌實驗,看見理解與陪伴的力量

村上T:我愛的那些T恤

【兒童繪本】門外仍然有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