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怎么看待付费咨询?

果也
·
·
IPFS
好的咨询师可以改变人生,遇到合适的咨询师,不管费用多少都是值得的;但差的咨询师可能带来二次伤害。心理咨询的价值和风险并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与心理准备去“换到合适的咨询师为止”,不妨先从运动和长期爱好入手,稳定自我。成长从不是学到几个道理,而是深层的神经连接和生理改变。真正可靠的咨询,往往不是几次见面就能解决的。

好的咨询师可以改命,遇到这样的咨询师,不管咨询费多少,遇到就是赚到;但差的咨询师会造成二次伤害。

这个行业有用的是真有用,水也是真的深。

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和时间来保证自己在遇不到合适的咨询师的情况下一直换到合适的为止,这样的心态,那么也许还不如拿这些钱和时间去运动和培养一个可以长期坚持的爱好。

当然,如果已经出现了躯体症状之类的还是不要自己想当然,听听精神科医生的意见再说。

一些表层的东西,CBT可以角度帮助改善,对咨询师能力要求也没那么大,可以考虑短期咨询来改善。

但涉及更难的人格层面的,咨询时间就不是几周的问题,大概是以年计,在不能充分了解咨询师风格的情况下,不建议冒然开始。

或者说,所有咨询关系,一开始就不要想着一定要咨询多久,咨询两三个月以后,如果感觉好再更新咨询目标。

成长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因为真正的改变不是学到了道理,而是神经元链接层面的、伴随生理改变的改变。

如果一个咨询师告诉你有这样的捷径,那么在兴奋于自己终于找到办法的同时,你至少要对这样的说法保持警惕。

灵感来源:您怎么看待付费咨询?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果也果也|创作《失恋者的自救日志》,分享有毒人格、亲密关系与自我疗愈的文字,愿你在阅读中找到温柔与力量。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没有天赋,也能靠热爱写作吗?

非线性思维与表达落差:从 INFJ 的“发呆”说起

为什么老一辈带孩子看起来轻松,而现在的父母几乎要被压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