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女性(二)

AdrianAu
·
·
IPFS
·

有作家曾形容香港的萬家燈火,是一個一個黑盒子,每一家都藏著一個屬於他們的故事。作家看到的,一個一個家族故事,因著時代關係的故事。然而有位作者,她所描寫卻是家族血淚史,打落牙齒和血吞的故事。它是《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作者是譚蕙芸。

故事是關於她的家族,從「尊重」父母,不問家事,到扛起一齊,「拯救」自家的故事:拯救年老父母、患有精神病的哥哥,還有自己的故事。作家如果看到我用「拯救」一詞,也許覺得過了頭(over咗)。然而,若不是她願意一力承擔,恐怕會是萬劫不復。我無意加鹽加醋,只是從書中感受到那壓力山大:由讀書年代,到面對年邁父母的病,還有鎖在房間幾十年的兄長。

一家移到加拿大,本來是一個旁人看為很美好的生活,原來只是一個外表好看,內裡卻是充滿「toxic」。面對著哥哥的精神問題,父親的無限權力、母親的順從、女兒的「不作為」,也許暫時將事緩下來。只是當父親中風、母親失智嚴重,本來能控制的事,變成無法控制。當然,作者患上精神病後康復,讓她決心要處理一家的亂局。

作者是一位記者,所以書中不乏她找尋哥哥還未病發的模樣,及患病後的情況。想必是記者的背景,使她要找到什麼原因令哥哥得病。所以她訪問了不少哥哥的中學同學老師及大學同學,從他們各人口中,描繪當時的情況。上一輩的壓力,成了哥哥的夢魘。這事情並非只發生在80、90年代的香港、華人家庭,這是世世代代無法解開的金剛箍。今年暑期結束前夕,有兩位少年墜樓自殺[註1],可見讀書的壓力,不論那個年代,仍如妖魔般,尋找可吞吃的人。

作者另外提出,父親的威權也是一個讓事情惡化。作者認為哥哥其實可以過得好一點,因為父親不願面對現實,而母親是「協作者」——她和議父親的決定。作者並非要怪責他們,而是以「父母案例」作分析背後的原因。也許有人覺得不留情面,「子為父隱」是孔子的教導,但我並不感到有這意思。反之,作者也有批評自己的逃避、不作為,跟他們一樣,面對大家的「共孽」。

作者的患病成了一個求變的契機,而父親中風成了一個導火線,將他們從加拿大拉回港。她在書中一直認為,她是「不聽話」的那位。然而正因為她的「狠心」,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再次拔出那種植已久的根,從加拿大全身而退回到香港。

但我沒法理解的事,網民們的說三道四,指責她為何要拉他們回港,害她要開誠佈公地講述家裡情況,才令責怪停止。我讀到這時為作者感到不忿、也覺得很可悲,為什麼私人事,要被公眾審議?作者只是記者、教授,不是官員、政治人物,旁人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這是另一種二次傷害。這又讓我想起張曼娟老師經常提及的「傷害」︰

有臉友留言,「照顧父母是你的福報,就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一樣,」她就知道這位臉友沒照顧過老年父母,因為照顧父母和小孩不一樣,「妳怎麼能對好幾個月都不能睡,每天只能吞安眠藥和抗憂鬱劑才能繼續照顧的人說,是你的福報,」她語音依舊輕柔,但語氣加快。[註2]

照顧者是人不是機器,當工作與照顧壓力加諸在同一人身上,他也可能變成病者,最終變成沒病得那麼重的,照顧病重的。不論那一個大城市,醫療有多發達,仍會有漏網。以前曾介紹的《無人知曉的房間》,已經證實會有幫不到的時候。所以,照顧者是需要的,除了協助照顧者的政策、資源,也需要旁人的諒解,朋友的關心,才會成了他們的保護,不會太快耗盡而引致悲劇發生。

作者在書中寫著,驚訝香港有不少資源幫助患病及照顧者。是,香港是有資源,有些是很好的,但因為這訊息分散,有時會在因為機構資源分配而結束,所以很難讓人得悉。其實民間不少機構如大銀一直在整合這些資訊,只是變化太快,結果仍是達不遇到效果。這書正好是一個管道,使更多人能知道如何處理。

作者歷盡艱辛,幸好已經看到部份成果︰有外傭照顧兩老;母親雖患上失智症,但幸好有外出活動而減慢速度;哥哥的病況穩定,有工作。最令作者以外的是,哥哥發病時的畫作,能在大型展覽Art Basel展出。對作者而言,可謂是苦盡甘來[註3][註4]。也為作者能見證到這一刻而感動,因為能讓同樣受著這艱難時光的照顧者,看到一絲曙光。

原身家庭對作者,仍是影響甚大。但跟林于如相比之下,有著另一種情況——女兒是可以「不認命」,將本來的看似的死結,慢慢地解開。

~~~~~~~~~~~~

[註1]兩少年墮斃 社工籲師長留意學生端倪(明報)——news.mingpao.com/pns...

[註2]張曼娟:他怨我恨我,我沒遺憾(天下雜誌)——
www.cw.com.tw/articl...

[註3]「藝文在線等」S3 #3|我們背上的家鎖:要自救先抽離?(YouTube)——www.youtube.com/watc...

[註4]「藝文在線等」S3 #4|記者觸角書寫家庭?情感泥沼轉身手冊(YouTube)——www.youtube.com/watc...

《家鎖:華人家庭這個巨獸》(博客來)——www.books.com.tw/pro...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