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視為可比較的東西,往往就是你已經不想理解的東西
當我們急於用相同的公正標準來評斷解決方法、供應商、選票、露出度,我們就放棄了理解差異。你以為的科學與中立,其實是強者早已畫好的表格邊界,把不可互換的事物塞進可比較的格式中。這種思維不只是物化,更是通往強權政治的捷徑。因為當一切都能被比較,真正的差異就失去了生存空間。
📑📝:《AI背後的暗知識》| 機器能思考人類如何思考嗎?
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AI背後的暗知識》| 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本書《AI背後的暗知識》首度以「暗知識」描述機器的運作,以超越人類的視角來思考機器;我們可以來試著從這個問題來開啟這一趟辯論:「人類能思考機器如何思考嗎?」

非我 01》忘記那身體 :當 AR 技術遇上工業生產
技術發展是增強了對人的限制,還是對人的解放?

《技術與時間》X《命運石之門》:夢與時間機器的技術哲學(La Technique et le temps)
原文刊於網站 U-ACG連結:http://www.u-acg.com/archives/22978夢與現實相連,而現實是夢的延續一般來說,人們總把《命運石之門》看成是一部探討「時空旅行」的科幻動漫。然而,對筆者而言,其實《命運石之門》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與其說他談論的是所謂的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