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言字語

@beizhi

思想的孤島,或精緻的牢籠?

它們是思想的「飛地」,還是僅存的「文化盆景」?它們如何在不可言說的「紅線」邊緣遊走?又是如何在這片日益貧瘠的土壤上,開拓出新的生存模式?

中國審查制度如何侵蝕漢字與語言的根基

一場圍繞表達的「貓鼠遊戲」,正讓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審查不僅是刪除,更是一種深層的語言改造工程。

若袁不帝——中国失落的第二条现代化道路

如果袁世凱沒有選擇黃袍加身,而是作為中華民國的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走完他的任期,中國的命運軌跡將會如何不同。

《燈不滅的島嶼:核能公投下的台灣能源焦慮》

2025年5月17日,台灣屏東的核三廠2號機在運轉執照到期後正式停機,標誌著台灣歷經數十年爭議的「非核家園」政策,在法律與實體運作上都已達成階段性目標 。這似乎應是長年爭議的終結,然而,歷史的鐘擺卻未曾停歇。就在同月,在野黨以立法院多數優勢通過了「重啟核三公投案」,並排定於同年8月23日舉行 。這場公投,將再次把台灣是否繼…

台灣「大罷免潮」:民主新局與國會重塑之路

罷免權是中華民國憲法賦予人民的基本參政權利。《中華民國憲法》第17條明確規定:「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之權。」進一步地,第133條亦載明:「被選舉人得由原選舉區依法罷免之。」這些憲法條文確立了罷免權作為公民直接監督民選公職人員的重要機制 。為使憲法賦予的罷免權得以實踐,《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簡稱《選罷法》)詳細規範了罷免的具…

中國出版業與實體書店的生存困境:一場多維度的產業變革與挑戰

當前,中國出版業與實體書店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這不僅是單一因素的影響,而是多重力量交織作用的結果。儘管政府在2023年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減輕行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並在內容生產、營銷發行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但行業的恢復之路依然充滿挑戰和艱辛 。例如,2023年圖書零售市場碼洋(圖書定價總和)同比增長4.72%,看似…

甘肅天水幼稚園鉛中毒事件深度評論:一場系統性治理失靈的警示

2025年7月初,中國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爆發了一起駭人聽聞的集體鉛中毒事件,再次將中國的食品安全和兒童健康保護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這起事件的起因令人髮指:幼兒園在製作提供給兒童的餐點中,竟非法添加了含有劇毒鉛的彩繪顏料 。隨著調查的深入,事件的嚴重程度逐漸浮現。截至7月7日晚間,培心幼兒園的251…

中國高校以「有損國格」開除學生,媒體和社交平台何以成「榮譽謀殺」共謀?

近期,大連工業大學一名在校女生因半年前與外國人發生「不正當交往」,被校方實名通報「擬開除學籍」一事,在中國社會引發軒然大波。這份詳盡列出女生姓名、學號、專業及處分決定的通報,迅速被多家內地媒體轉發,導致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在短時間內突破3億次,演變為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圍剿」。

藍白聯手強行通過三法:台灣民主程序的警鐘與反思

“民主制度的力量並非僅在於多數決的實現,而是在於其尊重少數意見與程序正義的能力。”然而,台灣此次三法的通過,顯然未能達成這一標準。

深圳男孩遇害事件:歷史陰影下的中日關係再思考

2024年,深圳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一名年輕男孩在街頭被一名日本籍男子刺死。此事件迅速引發中日兩國的媒體關注,並在互聯網上掀起熱議。深圳男孩之死,不僅牽動著人們對人身安全的擔憂,也讓中日關係的發展再次走入大眾視野。這起慘案看似是一個偶發性事件,但它在中國國內引發了強烈的情緒波動,特別是在雙邊歷史糾葛…

Telegram創始人被捕:自由與秩序的邊界

當自由的旗幟在數字王國飄揚,Telegram 創始人的被捕,猶如一聲驚雷,劃破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他被指控協助毒品販運、兒童性犯罪和詐騙活動,這不僅是對個人的審判,更是對一個時代的拷問。Durov,這位被譽為「俄羅斯祖克柏」的科技天才,一手打造了 Telegram 這個以隱私和安全著稱的通訊平台。他堅信自由表達的權利,反對政府監控和審查。然而,他的理想…

囚歌

鐵柵欄後 天空是一片 被撕碎的藍 自由,是一隻 折翼的鷹的呼喊 我們曾高歌,也曾低語 在廣場上,在暗夜裡 如今,只有沉默 是我們最後的武器 歲月是一把鈍刀 磨平了棱角,也磨平了 我們年輕時的火焰 但信念,仍在心底 縱使世界是一座 冰冷的鐵塔 我們也要攀登 直到觸摸到 那最後一縷陽光

鐵屋中的吶喊

夜,深沉如墨。昏黃的燈光下,我獨坐書齋,翻閱著泛黃的書頁。窗外,寒風呼嘯,彷彿在訴說著這個時代的悲涼。我,一個平凡的知識分子,卻又無法逃避這時代的洪流。我目睹著國家的衰敗,人民的麻木,內心的憤怒如烈火般燃燒。我渴望吶喊,渴望喚醒沉睡的靈魂,卻又深感無力。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