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book icon

G點電視

@gdottv

【替代框架】同性伴侶登記機制曝光引爭議 一文看清立法安排與未來走向

岑子杰挑戰同性婚權案在2023年9月獲得部分終極勝訴,終院頒令香港政府必須在今年10月前訂立「替代框架」,令同性伴侶關係獲得法律承認。兩年的暫緩期內,港府並無進行過任何公眾諮詢,亦未與一眾性/別小眾團體溝通。7月2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突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用立法形式,設立「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機制」,並於翌日召開特別會議簡介方案。

女同志性健康知識,你知道多少?

無論是大眾媒體抑或學術研究,女性的身體構造與女女之間的性行為始終較少被關注、探索及書寫。當談及女同志的性健康時,公眾往往忽視其感染風險,女同志自身亦可能因缺乏相關資訊而忽略篩檢和防護。這種忽略也反映在數據上 —— 在香港大學學術庫,我們找到一項2010年的研究,顯示香港只有13.8%的女同志曾做過子宮頸癌柏氏抹片檢查,而同…

東京大阪彩虹地圖 走進日本同志友善地標

儘管日本尚未承認同性婚姻,但當地近年亦不乏同志伴侶登記結合、舉行公開婚禮的喜訊。作為港人的旅遊熱門地,你又知道東京與大阪的同志社群活動,其實十分活躍嗎?G點為大家整理了東京與大阪的彩虹地圖,邀請讀者下次造訪日本時,探索城市裡的彩虹拼圖。

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性/別小眾或再迎難題

經過歷時兩日的秘密會議,擁有美國與秘魯雙重國籍的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出任羅馬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以「良十四世」為稱號,並於5月18日正式就任。外國媒體的報道分析普遍認為,新教宗屬溫和中間派,相信作風大致會延續已故教宗方濟各的改革派路綫,但在性/別小眾議題上,他的立場卻相對保守,曾多次重申對同志婚姻與性別…

特朗普就職百日 重塑美國政策與文化 性/別小眾首當其衝

特朗普在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隨即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部分直接針對美國境內約1400萬的性/別小眾,特別是跨性別者、非二元性別者和雙性人群體。本文整合特朗普上任後一系列行政命令與政策變動,涵蓋性別認同、公共資料與意識形態、體育與醫療參與、司法任命、國際人權資助、企業政策等多個層面。這場政策轉向不僅改寫美國境內的…

【國際不再恐同日20週年】反權利運動席捲全球 歐美掀新一輪恐同恐跨浪潮

每年5月17日,世界各地的性/別小眾社群都會為一個日子行動起來,那就是「國際不再恐同日」,藉紀念1990年世衛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除名,喚醒公眾不再恐懼和歧視多元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今年面對右派保守勢力在全球迅速升溫,連一向被視為性/別小眾運動發源地的美國、歐盟和英國都被反權利運動(anti-rights movement)席捲,以「傳統價值」之名衝擊多元平…

【司法平權跟進】簽證、住屋、福利與身後事,同性配偶得到制度肯定了嗎?

自2018年起,多宗同性配偶權利相關的司法覆核案件接連獲判勝訴,成功推動多項政策調整—同性配偶得以用受養人簽證來港團聚、合併報稅、以家庭單位申請公屋居屋、決定另一半的身後事等。法庭的判詞帶來同性配偶平權的肯定與突破;然而制度層面上,政策是否已全面落實?G點早前以電郵向多個政府部門查詢,整合出五宗標誌性司法覆核案…

【司法平權跟進】跨性別婚權、換證、囚權、廁所平權,政策跟得上判決麼?

當法庭作出裁決保障跨性別人士一些平等權利免受剝奪時,社會往往以為改變已經發生—但對跨性別社群而言,勝訴之後往往只是另一場漫長等待的起點。G點早前發電郵向多個政府部門查詢,了解政府如何跟進多宗跨性別權利相關的裁決,政策有無因此改變。本文將聚焦五個重點:W小姐案、免術換證案(Q、R、謝浩霖)、跨性別囚案、使用公廁平權案(K先…

立法會「一夫一妻」議案重溫:當恐同成為制度語言,我們要讀懂甚麼?

2025年2月12日,立法會就何君堯議員提出的「守護本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議案進行了約一個半小時的討論。該討論一共有17位議員發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亦代表政府作出開場白及總結演說,最後議案以69票贊成,10人棄權通過。藉著分析各議員反對同婚、同性伴侶權利,甚至單純訴諸情緒的恐同論點,我們能一窺立法會內部的政…

【彩虹店家】健身逾十年跨仔:從「不想看起來像個女生」到開設健身室助同路人

2021年疫情肆虐,不少健身室相繼結業,街頭變得冷清。然而,隱沒在新蒲崗的一幢工廈裏,卻有一間健身室悄悄開業。這間健身室叫Lonely Island,由Charlton及其夥伴開辦。訪問當日,他蓄俐落短髮,看起來似是恆常健身的「大隻」身型,如非親自介紹,一般人或許不會察覺他是個跨性別男性。「為什麼不可以有一個地方,不會有人問你的疤痕是怎樣來?」原來這個「自由空間…

【G點獨家】遭拒入更衣室兼公眾出櫃 跨仔揭健身室性別意識不足

連鎖健身室舒適堡去年「暫時全線結業」前,銷售手法屢惹爭議,但原來會籍爭議只是操守問題的冰山一角,性別意識不足亦同樣令人驚訝。早於舒適堡宣佈結業前一年的某天,已完成上半身手術的跨性別男生W偕友人到屯門分店辦理會籍,他穿起一襲男裝運動衣、下巴長著少許鬚根,辦理手續後踏進男更衣室,卻馬上被職員以身份證印著「女…

跨性別換證案後未見出路 步入半百跨女:我可以提司法覆核嗎?

跨性別人士更改身份證案去年2月在終審法院獲得勝訴後,香港入境處在跨性別組織幾次請願抗議、原案主謝浩霖再度入稟後,才在一年後的最近推出換證新規定,表面上回應了終院裁決,但新規定依然嚴酷,距離免術換證、尊重跨性別身體主權的人性化政策相去甚遠。案件勝訴後不久,Alice一心想著入境處會遵從終院裁定,修改不人道的舊規…

【同性戀除罪】歐洲多國立法賠償同志歷史迫害 港英政府曾設「特別調查小組」專捉同志

在越來越多國家在法律和制度上保障性小眾的21世紀,我們也許很難想像生活在一個同性戀仍被視為罪行的黑暗時代。香港僅僅在1991年才正式將同性戀非刑事化,甚至此刻香港仍未有針對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反歧視法。連我們視為同志運動先驅的歐美國家,亦曾大規模追捕同性戀者,更多人被迫出櫃而「社會性死亡」,亦因此近年歐美國家相…

女同志情慾:失語、被污名化、被壓抑,但性本尋常

【Les’ Play店主Kelly及非學術女性情慾研究員馬天娜專訪】

英國大選工黨重掌政權 性/別小眾面臨中間派政策與右翼壓力的雙重挑戰

英國早前舉行大選,工黨以壓倒性優勢奪得超過六成下議院議席,事隔14年再度執政,而原先執政的保守黨僅取得121席,創下創黨以來最大選舉失利。對於近年移居英國的港人來說,這場政黨輪替不僅將影響他們關心的醫療和經濟政策,還關乎在英性/別小眾,特別是跨性別群體的權益走向。

《女兒的女兒》:在母女相互交織中 探索未來家庭角色和型態的各種可能

母親、女兒、妻子/伴侶⋯⋯每個女人除了「女人」這個標籤本身,同時也總會跟上述的身分或多或少有所交織。《女兒的女兒》講述的正是這樣一個多面向的故事:年過60的金艾霞(張艾嘉 飾)本悠然自在踏入人生下半場,生活卻因為小女兒祖兒(劉奕兒 飾)在紐約進行人工受孕計劃時,意外遇上車禍身亡而全盤打亂。

【影視推介】唯美?初戀感?趨向多元?盤點2024泰國人氣GL劇

提到泰國的影視產業,不少人都會聯想到 BL劇的盛行:每每有新的銀幕情侶誕生,他們鋪天蓋地的宣傳及與戲劇以外的互動,均會引發一聚粉絲的期待和聯想:在鏡頭下的他們會有怎樣的互動?私下的關係又是怎樣的?這種文化也推動了GL劇在泰國圈內慢慢地蓬勃起來,筆者將為想看女生們談戀愛又不知從何入手,或想了解更多GL泰劇盛…

同性配偶申請公屋、入住居屋、遺產繼承案 歷經逾五年終極勝訴(附裁決重點一覽)

香港終審法院今(2024年11月26日)就三宗爭取同性配偶權利的案件,五位法官一致裁定政府全部上訴失敗,保障了香港同性配偶在申請公共房屋以及繼承配偶遺產時,享有與異性戀夫婦同等的權利。

【海外同婚】結婚容易離婚難?領養代孕最大關卡是?律師拆解同性伴侶法律疑難!

香港至今未有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制度,因此不少本地同性伴侶會選擇到海外國家註冊。雖然過去多宗司法覆核為已註冊的同性配偶爭取到某些權利,但一紙海外證書帶回香港,也不代表法律權利受到充份保障;同性伴侶在爭取平等待遇、財產分配、領養和生育下一代,甚至離婚仍面對很多獨特的難題和挑戰。

與時並進的遊戲體驗:一文看清《模擬市民4》性/別友善設定發展史

自2000年初版發行以來,全球大熱的生活模擬遊戲系列《模擬市民》已容許角色建立同性關係,因此在性/別小眾社群中也是十分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今年7月,《模擬市民4》更免費推出相對前衛的多邊戀設定,確立《模擬市民4》作爲性/別友善程度數一數二的遊戲作品形象。以下讓我們一同回顧《模擬市民4》各種有關性/別友善的設定更新,可見虛擬生活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