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城》——献给一切将石头当镜子的人

穆伈翎
·
(修改过)
·
IPFS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漂泊者,他们背着破帐篷和古老的律法,穿过沙漠,穿过敌意,穿过流放。他们说:“我们是被剥夺的一群,但我们的祖先答应过我们,那片山上的石头,是我们的归宿。”

他们终于抵达那片山。他们拾起石头,把帐篷搭成屋,把洞穴砌成墙。他们说:“这就是应许之地,我们回来了。”

有人从山下走来,对他们说:“我们一直住在这里。”

他们皱了眉:“你们不是我们。你们不记得古老的律法,也没经历我们的放逐。”

山下的人说:“可我们在这里出生、耕种、埋人,我们的石头上也刻着名字。”

他们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们可以留下,但得安分。”

于是石上城建起来了,石头越垒越高,石头后是枪,枪后是法,法后是神。他们在律法上刻下新词:“自卫,重建,防御,繁荣。”

后来,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不再记得流放的滋味,只记得墙那边总有人扔石头。

他们说:“你看,他们是暴徒。”

有人低声提醒:“他们扔的是你们祖先走过沙漠时用来记路的石头。”

但没人听。

于是城墙越来越厚,守卫越来越多。每当有人穿着破鞋靠近,就被当成敌人;每当夜里有孩子哭,他们就说:“是恐怖的后代。”

有一天,有个孩子跑进圣殿,捧着一本发黄的旧经书,说:“我找到一句话——‘不可压迫寄居者,因为你们曾在异地为奴’。”

高台上的人冷冷一笑,说:“那是给我们祖先看的,不是给现在敌人看的。”

孩子问:“那如果我们成了压迫者呢?”

高台的人站起身,把书夺下,说:“那就改写。”

而在城外,夜里的风还在吹,吹动被炸塌的屋顶,吹过废墟里抱着孩子的母亲。

有老人默默堆起一块又一块石头,说:“这不是武器,这是记忆。总有人不让我们活得像人,那我们只能死得像祖先。”

城内有人听见了风声,也听见了石头落地的声音。他们问:“这是不是地震?”

镜子没有回答,只有一面墙上,裂开了一道缝,漏出一行古老的话:

“你若忘了你来时的路,就会走上别人逃难的轨迹。”


结语 · 妖镜重现

如果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喊:“你是在骂我们!”
那么那面镜子会悄悄亮起,说:

“我没有骂你,你只是刚好看见了你。”


“如果你急着破坏一面没有名字的镜子,
你是不是,已经在镜中看见了你不愿承认的那一面?”

——《石上城·后记》


英文版:https://mirror.xyz/0x1ad9120146c11e636d70e3e3d6485f6E0d589E31/xYcW_p_Im6m-T88d32TUw-tJbFiAzwEh_H-AeE8tRhE?referrerAddress=0x1ad9120146c11e636d70e3e3d6485f6E0d589E31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创作・小说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穆伈翎你并非在活,而是在被定义。 思想主权早已被夺走,认知被殖民而不自知。 他人塑你之我,你便失我。 信与不信皆无妨,只问你是否开始怀疑。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教育枷锁与AI牢笼:论儒家革命思想在数字时代的觉醒

🧓 镜与棱:一个认知拓荒者的沉浮录

结构无法自我切割:腐败、人性与虚妄权力的哲学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