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費即棄,最好不是女人,最好是女大学生!

Jules Vela
·
(修改过)
·
IPFS
·
從「35 歲即廢」到「假面試真選妃」──東亞職場的年齡獵殺與性別掠

看完有共鳴,所以推薦一下。「35 歲優化」是常態,但是很多企業要本科畢業,還要求有幾年工作經歷,(也就是耍你玩)且必須35歲以下。在這裡喃,35歲以上,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不要的。之前有幾個大廠也是以「優化」的名義,開除了自己35歲以上的所有員工。

而且22歲過後的每個女性,都會被問詢,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結婚計畫。還有的公司會在入職體檢的時候做尿檢,是必備項目,就是為了看你有沒有懷孕。並且之前很多公司會強制要求做肺部 X 光,也就是說你每換一個公司就必須再做一次。因為怕你有大感冒事件的後遺症。還有很多會問你願不願意加班,不願意自然就不錄用了嘛。

然後就像這個影片中的女性一樣,畢業時要求你有工作經驗,可一旦你真的有了工作經驗,他們又說你可能不會安心在公司好好工作。

還有很多公司 HR 根本不招聘,但會不停地面試,看人簡歷,羞辱面試者成為常態,原因是他必須完成 KPI。羞辱是為了佔據道德高地,讓你知道是「你的問題」,同時還能享受這種欺負人的樂趣。

而且像很多公司和 HR,還可以藉著招聘的名義,白嫖各種創意、策劃、還有作品集。這些免費到手之後,還可以再羞辱面試者,稍加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並且有很多公司會採取「無底薪」制度,讓應屆畢業生免費為他們工作。

當然,有很多專科與二本三本的學校本身就跟這些公司勾結好,如果你不去免費給合作企業打工,就拿不到畢業證。

有很多這裡的男性喃,就抓準這個空子,假裝在 Boss 直聘上招聘。然後欺騙應屆畢業生來面試,其實是為了「選妃」,給個 3000 塊錢的工資,就可以找個特別漂亮的女大學生、女大專生,天天罵她,偶爾對她好一點,因為她們急於證明自己,於是就在這種情況下,被老闆睡了。

這些男性大方地嘲諷這些女性又蠢又廉價,說睡個雞一晚上最少還要 500,而且雞還可以挑客人。但這些女學生就不一樣了,她們想要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給她們畫畫大餅、打壓打壓她們,就可以輕輕鬆鬆睡到。加上家裡沒有支持,一旦這份低薪工作沒了,就只能睡大街,所以讓幹嘛就幹嘛。說到底是腦子不靈活,還不如直接去做 KTV 小姐喃,一晚上少說差的上千,多的上萬。

--------------------------------------------------------------------------------------------------

一、35 歲優化:年齡即原罪

「35 歲優化」早成常態。無論外企、互聯網大廠,還是民企工廠,招聘條件常寫——**本科以上+3–5 年經驗+35 歲以下**。

結果就是:剛畢業時嫌你沒經驗,有了經驗又嫌你年紀大。

- 2023 年某頭部電商整棟樓裁撤 35 歲以上員工,內部文件寫「精準降本」。

2024 年華東一線銀行規定:30 歲以下才能進總行,35 歲必轉基層或內退。

被優化者吐槽:「入職十年,還沒等股票解鎖,就被一次性清場。」

二、女性加倍歧視:婚育問卷與體檢陷阱

22 歲往後,每位女性都要接受 HR 的**「五連問」**:

1. 有男朋友嗎?

2. 打算何時結婚?

3. 幾歲生小孩?

4. 若懷孕肯不肯簽自動離職?

5. 能否隨叫隨到加班?


更離譜的是入職體檢:

- 尿檢 hCG:確認未懷孕。

肺部 X 光:每跳槽一次就重拍,藉口「防疫後遺症」,實際是控制用工風險。

女生質疑時,HR 只冷笑:「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下一位。」

三、面試羞辱:KPI 面試與免費勞務

大量 HR 被要求「月面試量」達標,**無職缺也要招人**──

> 「先把你捧上天,再讓你摔下來,誰讓你不夠優秀?」

- 典型話術:

「你這學校一般,還敢開這價?」

「我們這裡只要願意 996 的拼命三郎。」

更惡劣的是**白嫖創意**:公司假招新媒體崗,讓面試者提交策劃案、作品集,改幾行字就直接上線,面試者無任何報酬。

四、院校勾結:免費勞工畢業證

不少專科、二本三本院校與企業私下協議:學生須到合作工廠「實習」三到六個月,無底薪或僅發生活補貼,否則畢業證遲遲不下。實習內容往往是流水線作業或銷售地推,與專業毫不相關。

五、假招聘真選妃:3000 元的陷阱

Boss 直聘、大街網上充斥「管培生 / 秘書」職缺,條件模糊、薪資 3000–4000。實際流程是:

1. 外貌篩選 → 帶去見老闆

2. 口頭 offer,但先簽「三個月試用」

3. 日常工作:陪飯局、跑差事、隨叫隨到

4. 打壓 + 餵糖:天天罵你「沒眼力」,偶爾說「你最特別」

5. 逼簽保密協議,被侵害後無法舉證

北京某汽車美容連鎖老闆語錄:

「小姐一晚還得 500,我這 3000 工資包月,到手還想留呢。」

沒有家庭資金、失去工作就流落街頭的女畢業生,被迫忍辱負重。


當然可以維權,只要你時間多、錢多、心理素質過硬,還能碰上狗運。剩下的,就等著被消耗、被冷處理,最後再看著別人的勝利被包裝成正能量樣板。就像你總能看見北上廣深那些高科技的樓宇排面、精緻冷艷的玻璃外牆,卻永遠看不見背後的大面積危樓、爛尾樓、城中村,以及那些活在陰影裡的「老鼠人」的暗層生活。
你在這些城市裡幾乎看不到乞丐,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有礙市容。
橋底全都鋪上了防躺的水泥釘,公共椅子也特意設計成無法平躺的形狀,還有專人領工資定時清理那些「異物」。

在這裡,你也幾乎看不到殘疾人——你猜是為什麼?
不是因為他們不存在,而是因為他們被「處理」掉了。盲道上設滿各種障礙物,輪椅根本過不去。就算真的身心受限,也不一定能成功申請到殘疾證——因為那是一種稀缺資源,不是你有困難就能獲得的補助。

殘疾人就算出門,也常得不到任何協助——得到的往往是白眼或碰瓷指控。更殘酷的是,就算有人願意做點好事,例如免費供餐給流浪者、老人與殘障者,也常被以「佔道經營」「未辦許可」「防疫風險」等理由查封、驅趕、打壓。那些微弱的人性之光,不是被冷漠淹沒,就是被權力捏滅。
被隔離、被隱形、被驅逐,因為他們的存在,破壞了這個社會精心包裝出來的「進步」、「文明」、「和諧」。

他們被系統性地「清走」了。

深圳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整治「三和大神」,強制遣散那些以日結工、網吧棲身、失業流浪為生的底層男性,將他們驅離出這個城市的視覺邊界。北京也在冬天動用城管,深夜掃蕩天橋下與地鐵口的流浪者,要求所有「有礙觀感」的身影全部消失。有些人甚至來不及收拾行李,就被載上車「異地勸返」或強制驅離。

你知道嗎?為了「維持市容」,橋底已經鋪滿了反流浪者用的水泥釘,連公共長椅都設計成不能躺下的形狀。城市裡有專人領工資,定時驅趕與「清理不穩定因素」。

  1. 深圳「三和大神」驅離行動──2017 年起,深圳市政府以治安整治名義強制清場;2020 年三和人才市場整體搬遷,原址被改建為「奮鬥者廣場」,數千名日結工與無家者被迫四散。 维基百科中国数字时代

  2. 北京、上海深夜「清橋」──冬季為「淨化市容」,城管深夜驅逐天橋下露宿者並「異地勸返」,本地媒體以「保障冬奧形象」作官方說法。

  3. 寧波愛心供餐被迫「升級」──原先免費派粥、派姜茶的「愛心冰箱」項目,2020 年因疫情與食安審批壓力被要求停辦整頓,只能轉成有固定窗口、註冊備案的「愛心茶亭」,志工自述「備案通過前整個冬天都停了」。 澎湃新闻

  4. 各地施粥點屢遭「無證取締」──例如 2018 年西安腊八施粥現場被食藥監以「食品安全」要求當天停辦、現場監督整改;山東泰安多個「粥店」在例行抽查中被直接貼上「停業」「歇業」標籤,須辦完食品經營許可才能重開。 泰安市人民政府搜狐

看得見的繁華,掩不住看不見的驅逐。

而且這裡的人由於資訊來源單一,加上除了 996 之外還得加班,甚至有些血汗工廠一天工時超過 12 小時,大多數人都在為了糊口疲於奔命,很難真正去關心到底發生了什麼,更沒有心力去關注他人的苦難。本來很多消息就無法順利傳播,AI 監控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就算你真的發出來了,只要刪帖刪得夠快,所有的事情就可以像沒發生過一樣——風平浪靜,了無痕跡。

商鞅當年寫下《商君書》,發明了「疲民五術」;而現代社會,又一次將它發揚光大。從前沒有電燈,夜晚還能逼得人歇息;如今有了 AI、有了電燈,便能讓人像齒輪一樣不斷轉動、永無止境。

大多數人只覺得自己活得沒意思,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意思。於是刷刷短影片,看看短劇,偶爾給自己一點安慰;合群地配合著領導,配合著剝削自己的系統,說說好話、宣傳正能量,來感受權力的味道。至於別人的生死,實在是關我屁事。

2025年7月初,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竟將含鉛彩繪顏料當作食材添加進三色發糕與玉米卷中。全園約251名幼童中,最終有233名孩子血鉛超標,超過200人住院治療,甚至連教師也未能倖免——有人血鉛濃度高達500微克/升,是成人建議安全值的兩倍以上。

園長等8人被刑拘,但問題是:這些孩子的健康呢?這些家庭的未來呢?

事發後,官方宣稱已啟動「多部門聯合調查」,對家長進行「專案告知」,然而實際上卻是資訊封鎖、報導延遲、用語閃爍其詞。社群媒體上家長的維權影片被快速刪除,新聞報導也相繼消失。於是,一切又回到了熟悉的節奏——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風平浪靜。

與此同時,不妨看看另一些地區的幼兒園孩子吃的是什麼——每日高規格供應進口牛奶、有機果蔬、營養均衡、監控環境無死角。一樣是幼兒園,命運卻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誰的孩子能吃進健康,誰的只能吞下毒藥?

你總能看見北上廣深那些高科技產業園、摩天大樓、星巴克與高端寫字樓的玻璃外牆,但你永遠看不見城市背後的大面積危樓、爛尾樓、逼仄陰暗的城中村與「老鼠人」的地下世界。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性别/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ules Vela 關注性別、文化與結構性不正義 揚帆於靜默深處,尋光者不孤 。✨ Writer on gender, culture, and structural injustice. Sailing beyond silence, seeking voices from the ligh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養兒防老?為什麼要制定這個代代相傳的咒怨!

父權的精神煉獄,陽光下的邪魔!——宿命論與輪迴

他們活得還不如狗尾巴草,從出生起就在受苦與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