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動力鏈?|你身體的力量傳導系統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是在練腿,怎麼膝蓋卻先撐不住?明明是推胸的動作,卻總覺得肩膀好酸?這其實不是你哪裡太弱,而是你的動力鏈出了問題。
什麼是動力鏈?
「動力鏈」是指人體各個關節與肌群在完成一個動作時,像鏈條一樣互相連結、協同合作,用來傳遞力量、吸收衝擊、維持平衡的整體機制。
例如:投籃的姿勢,需要從微蹲到手掌將球投出,這就是從腳到手的動力鏈。
還有,投棒球時身體的轉動,將地上的貨物搬起來放到高處的架子上,也是一種動力鏈的生活版本。
就像一台車不會只有引擎運作就能跑,人體的動作也不是靠單一部位出力完成的。從腳底到頭頂,每一個環節(關節)都可能影響到你動作的表現與安全性。
所以,只要身體任何一處「斷掉」,就會感覺動作不順暢,或是卡卡的。
動力鏈的三種類型
根據不同動作與身體需求,動力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開放性動力鏈
例如:腿部伸展機、啞鈴彎舉,健身的器械式動作大部分屬於此類。
特徵:遠端肢體(如手掌、腳掌)是自由移動的。封閉性動力鏈
例如:深蹲、伏地挺身
特徵:遠端肢體是固定的(踩在地板上或支撐在牆上),較能訓練到全身協調與穩定性。功能性動力鏈
更接近日常生活與運動中實際發生的情況,包含多方向、多平面、爆發力與穩定性的綜合運作。
為什麼動力鏈很重要?
如果你只專注在某個部位的強化,卻忽略了身體上下游的穩定與連動,很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代償發力:弱鏈節點被強鏈節代替,造成局部過勞(如:肩膀代替背部出力)
傷害風險提高:力量傳導不順,某個部位會承受過多壓力
動作品質低落:看起來練得很多,但效率很差、效果也差強人意
這就是我上面所述,跑步的時候膝蓋疼痛,投球時肩膀不舒服⋯⋯等,都有可能是動力鏈出問題所產生的結果。
以深蹲為例,這是一個前段所描述的封閉性動力鏈的全身性動作。
我們可以用關節來描述整體動力鏈的狀況
腳踝活動度影響膝蓋角度,活動度不足會向上影響小腿與大腿肌肉的發力程度。
髖關節活動與核心穩定度決定脊椎排列,不良的脊椎排列會造成不當的姿勢,受傷風險提高。
肩膀與胸椎的靈活度也會影響你背上的槓鈴能不能穩穩地壓在身上
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狀況,深蹲整體的表現就會打折扣,甚至造成疼痛。
如何優化自己的動力鏈?
接著,我們簡單的提出幾個點,讓你能強化自己的動力鏈
評估每個關節的活動度與穩定度
個別改善活動度不足的關節
將關節穩定性訓練加入到主訓練前,逐次強化
再回過頭來評估關節活動度與穩定度有沒有改善
用整體性的訓練模式(多關節、多平面、對稱與反向動作)
人體有不同的運動平面,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都是由不同平面所組成
矢狀面、額狀面、水平面,三平面的動作都要訓練,不能偏廢
單腳運動可以常做
學會呼吸與核心控制:身體的力量從核心出發,會直接影響整條鏈的穩定性
呼吸與核心相關,刻意將呼吸訓練代入日常訓練中,能夠有效提升整體動力鏈的串聯程度。
善用功能性訓練工具:如TRX、藥球、彈力帶,都可以模擬真實動作鏈條的發力邏輯
善用不穩定的工具來訓練,讓身體自然發展出對抗的力量
訓練不只是把某個部位練得更強,更重要的是讓全身協作得更有效率。
理解動力鏈的概念,你會發現許多「卡關」與「莫名疼痛」的問題,其實都有更深層的身體邏輯可以釐清與解決。
然後,去嘗試不同的運動類型,你會發現身體更靈活,說不定不順暢感也會因此改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