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身體自己照顧:如果你不想老了拖累別人,現在就開始學會保養
安樂死不是出路,是虛幻的期待
有些人說得很灑脫,「我以後如果不能動了,我就去安樂死,不要拖累子女」。
但事實上,安樂死不是你想死就可以死的選項。在全世界多數合法實施的國家,安樂死都有非常嚴格的條件,絕不是你身體不方便、生活難過一點就能申請的。
那種「老了走不動就乾脆結束生命」的想像,其實只是一個逃避責任的幻象。
你不是真的在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而是在幻想有一條不勞而獲的退路。
如果你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就要現在開始照顧自己
真正負責任的做法是什麼?
是你從現在開始,就練習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與生活。
不要等到哪裡痛了、哪裡壞了,才想著要去醫院;不要等到不能動了,才想著怎麼不拖累別人。
你要做的不是「不拖累別人」而已,你要先「不拖垮自己」。
照顧自己不是等病來了才治,而是日常就要學會怎麼使用、怎麼保養自己的身體。
身體是你最寶貴的車子,要學會正確使用與定期保養
你的身體,就像一台你從出生就自帶的車子。它陪你走過人生各種路段,不管是平坦還是顛簸。
但車子用久了,一定會有零件磨損。你不會開著煞車壞了的車硬上高速公路,對吧?那為什麼我們常常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直到走不動、站不起來才肯面對?
有些人走路重心不對,一邊膝蓋提早磨損;
有些人站姿長期施力錯誤,腰痛、背痛變成日常;
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肩頸緊繃,後來變成長年頭痛。
這些其實都不是「老化」而已,而是長年使用方式錯誤的結果。
物理治療,不是治病,是保養
很多人覺得要等身體嚴重出問題了,才去做物理治療。但其實,物理治療本質上是一種非侵入性、可預防、能調整使用習慣的保養方式。
你去車廠保養汽車,不會等到引擎壞了才去;你去做物理治療,也不應該等到腰直不起來、膝蓋走不動才去。
台灣健保本來就有給付復健科,很多人其實都可以利用這個資源。你只要先掛復健科,告訴醫生你的狀況,比如「肩膀緊、膝蓋痠、腰部疼痛」,醫師會幫你開立物理治療處方,讓你做一套量身設計的調整。
每次做完都會有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它會教你如何正確使用你的身體,避免再犯。
這不是花錢投資,是你應該早就該做的日常保養。
老了需要的是「有品質的生活」
所謂「不拖累別人」,並不等於苟延殘喘地活著。
你應該追求的,是一種老了還能自己行動、自己做決定、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品質。
你能自己上下床、洗澡如廁、不需要人攙扶,不必長期吃止痛藥或失眠藥,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與尊嚴。
照顧,是你對自己與他人的責任
你照顧過別人,你就會知道:最辛苦的,不是照顧人本身,而是對方什麼都不想學、什麼都不做、完全把責任交給別人。
別人照顧你,是恩典,不是義務。你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對自己負責,也是不讓下一代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壓力。
結語:照顧,是一輩子的修行
這不是一時的口號,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你照顧好自己,別人才照顧得起你;你照顧得起自己,才能真正有選擇的自由。
所以,從今天開始,去學會怎麼好好用你的身體,去做該做的保養,不要等壞了才補救。
你的身體,你最清楚;你的未來,也要你自己準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