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的灰光裡
有時我想,若能從清醒的意識中脫離,是否能遇見另一個自己,那個被白日光線掩蓋、在夜裡靜靜呼吸的影子。
似乎在日常裡,我們都必須過地清醒,清醒得幾乎透明。無論是思考、抉擇、扮演、應對,意識像一張過度拉緊的網,有意地把靈魂綁成某種習慣的形狀。當靈魂快無法呼吸時,而夢,恰如其分地,是這張網的破口,是潛意識偷偷遞來的氧氣。
榮格說,夢是靈魂的自然表達,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平衡機制。當白晝的我被理性支配,在夜裡不同的夢境便帶著我奔跑、飛行、墜落、迷惘、哭泣、憤怒,只為讓那些被壓抑的語句能夠成型,能夠被看見。於是,我慢慢體會到,在夢裡的千百個自己,所渴求的並非是逃離,而是一種回歸。
我所渴望脫離的,或許不是我處的城市、關係或扮演的角色、戴的面具,而是那個過度清醒、甚至過度縮在框架裡的自己。我想穿越意識的邊界,去觸摸那些尚未被理解、卻始終等待被看見的部分,我的陰影,我不喜悅的自己,被遺忘的另一個自己,甚至未被完全開發出來的自己。
有一天,在夢裡,天色灰暗得像靈魂的背面。不知為何,我卻知道那裡是死後的地方,心理沒有恐懼,只有一種深沉的靜默。
我與許多人一起等電梯,那些透明的電梯上下移動,彷彿載著我們穿梭不同層次的世界。每個人走向各自的房間,然而,我心裡莫名明白,那些房間裡藏著他們未竟的夢,也包含我的。
我看見有一個人,不停地把球塞進籃框,籃框卻越來越小,那人也越加憤怒,動作上也越加失控。突然,那人所散發出來的焦慮,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在清醒時的掙扎,是否,當夢想成了框,靈魂便無法呼吸?
或許,那些房間裡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我:那些被遺忘、被壓抑、未能實現的自己。
榮格說,死亡在夢境裡並非是結束,而是一種轉化;舊的意識死去,新的自我正在誕生。
也許,對於我而言,這個夢並非關於死亡,而是在宣告「甦醒」。或許,這個夢在提醒我,脫離清醒的意識,並非只是為了逃離現實的世界,而是為了走入黑暗中重新看見自己。
醒來的瞬間,我仍能感覺那灰色的光似乎籠罩在我的視野裡,像是我尚未從夢境中走出一般。那種陰影般的靜默在心裡留下痕跡,不是恐懼,但我知道,那是發自我內在遙遠的召喚。
榮格說,夢是自性在向我們伸出手,邀請我們回到心靈的中心。
我想,也許「脫離清醒」並不是逃離現實,而是願意潛入更深的自己。夢裡的那些房間、那些人、那個焦慮地塞球的人,或許都是我心靈的碎片;而每一次的墜入,都是整合的開始。
在那片灰暗的死後世界裡,我知道,我並沒有漸漸死去,相反地,我正在進入另一個誕生,誕生成一個更完整的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