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將在

somno
·
·
IPFS
·

2020/09/13

龍城不存,飛將安在? 徒呼負負!

新聞連結:海峽中線名存實亡! (何以致之,誰以致之!)

《出塞二首》 唐 王昌齡

其一

  • 秦時明月漢時關,tsîn sî bîng gua̍t hàn sî kuan

  • 萬里長征人未還。bān lí tiông tsing jîn bī huân

  • 但使龍城飛將在,tān sú liông sîng hui tsiòng tsāi

  • 不教胡馬度陰山。put kau hôo má tōo im san

其二

  •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裏金刀血未乾。


這裡要來談「教」的發音! 中文有 ㄐㄧㄠ,ㄐㄧㄠˋ,文讀切音也是 kau, kau3 兩音,那,這裡的「教」,現在人都無第四聲,仄聲,真的是這樣嗎? 來看字典:

教ㄐㄧㄠˋjiào

訓誨、誘導。如:「教導」、「教誨」。《孟子·離婁上》:「古者易子而教之。」

使、讓。唐·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宋·周邦彥〈玉樓春·當時攜手〉詞:「帳裡不教春夢到。」

教ㄐㄧㄠjiāo

傳授。如:「教唱」。《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唐·柳宗元〈六逆論〉:「教於後世,莫知其所以去就。」

《康熙字典》,關於「教」的釋義,是令,使義的是:

【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kau3。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詞,其義與令同也。又【廣韻】古餚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餚切,音交kau。義同。

現代字典寫第四聲,而康熙字典,平仄聲都可以,但,在詩詞上有格律要遵循,在上面舉例的兩首詩,一首詞,「教」字的格律,都是處在二,四,六分明的平聲位置! 故,吟唱時,需發平聲的kau1!

後人的口語,都是仄聲,而kau3, 音變可以是 kio3, 跟「叫」字同音而相混,於是白話字就通通改成改成「叫」字! 這是語言的自然演化! 但,詩詞的吟唱,卻是要遵守平仄的格律的,台灣的老ㄧ輩,受過漢學私塾教育的,頑固的將這一文化傳統保留在詩詞吟唱中,不知道是要欣慰,還是悲傷!

叫ㄐㄧㄠˋjiào

使、讓、令。如:「他天天咬耳朵傳話,真叫人討厭!」

vocus.cc/article/5f5...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omno重新認識你的母語!所有的方言都是漢語的分支,在歷史文明的長河中都是參與的要角,無論音或義,都能在古籍,詩詞中找到他的身影,以這句「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開篇序文的註腳!順便一提,這句裡面也有一個閩南語詞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浪流連

叫小賀

只有今春相伴在,花前剩醉兩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