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不見的瑰寶 — 淺談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小睡
·
·
IPFS
·

近年來,相信大家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這幾個字可謂一點都不會陌生,因為不管是節慶活動也好,表演藝術也好,甚至就連某連鎖快餐店的焗豬扒飯也曾大肆宣揚自己要申請成為非遺,讓人總有種萬物皆可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掛勾的感覺。

只是,真的是這樣嗎?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究竟又是甚麼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於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簡稱非遺(ICH),指的其實是「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按照《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分為以下5個類別:

  1. 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包括作為非遺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手工藝

以香港為例,現時一共有507個項目獲納入香港非遺清單,當中包括21項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35項表演藝術、310項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7項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134項傳統手工藝。

首先在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方面,我們日常溝通的主要語言,即粵語(廣府話),還有較為常見的客家話、潮州話、福建話,都是非遺的一種。此外,中秋或是元宵佳節會看到的謎語,又或是香港一些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宗族,通常稱為原居民、來自新界的廖族、鄧族、侯族等有關他們宗族的口述傳說也是屬於這個類別。

在表演藝術方面,最為人熟悉的非遺應該莫過於粵劇(大戲)和南音了。前有薛覺先、梁醒波、任劍輝、白雪仙等名伶,亦有帝女花、紫釵記等佳作,粵劇不單可以作為普羅大眾平常的消閒活動,也能夠用於神誕慶典、地方酬神、打礁等的宗教儀式活動上,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至於南音,就這樣說或許一時之間可能會記不起是甚麼來,但只要飄出一句「一葉輕舟去 人隔萬重山」,想必腦中一定會馬上浮現出這段唱腔這段聲音,然後驚覺原來是這個呀。

大澳土地誕神功戲:

另外,像是舞龍舞獅舞麒麟,又或是道教科儀音樂 (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就是我們在祈福法事或是度亡法事中聽到道士使用特定節奏和腔調朗讀或吟唱經文的「聲樂」以及伴以樂器演奏的「器樂」,其實也是屬於這個類別的一種。

譚公誕舞龍:

在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方面,除了有車公誕、七姐誕、天后誕、土地誕、觀音誕等各個神祇的誕辰,亦有太極拳、螳螂拳等武術門派,食盆 (盆菜)、坐月薑醋等與食物相關的內容,以及許多傳統的關於紅事白事的儀式,例如前陣子相當熱門的電影《破·地獄》就呈現了傳統喪葬的一些非遺儀式 。

而此類別這幾年宣傳得比較多的節慶活動有長洲太平清醮 (搶包山) 、盂蘭勝會 (潮州傳統 / 本地傳統 / 海陸豐或鶴佬傳統 / 水上人傳統)以及中秋舞火龍 (薄扶林 / 大坑)等,吸引了大量的遊人旅客前往參觀與互動,感受一下獨有的氣氛。

長洲太平清醮平安包:

中秋舞火龍(薄扶林):

中秋舞火龍(大坑)

在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方面,這個類別的非遺有傳統曆法、傳統中醫藥文化以及涼茶等等,直白點形容就是一些沒辦法輕易用科學解釋的東西。像是大家都知道中藥和涼茶的療效,但各類藥材的功用以及它們之間的配搭、運用與禁忌,哪一種是清熱解毒,哪一種又是消暑祛濕,並不是單靠三言兩語能夠說明。

至於在傳統手工藝方面,包含大家常吃的蛋撻、菠蘿包、茶樓點心,常喝的港式奶茶、鴛鴦,又或是諸如戲棚搭建、紮作(花炮 / 大士王 / 花燈 / 紙祭品 / 獅頭)、花牌紮作等等會在路上看見的手工藝,它們的製作技藝都是屬於這個類別的非遺。

元朗花炮

大澳戲棚

鴨脷洲花牌

從上述可以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非常多元化而且亦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多時候我們沒注意到的,原來也是非遺的一種。你會想到我們每天在說的語言,在電視或是街頭看到的節慶表演,以至是放進口裡的食品飲品的製作技藝,其實全部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不,沒人提起的話根本不會知道。

非遺的世界又大又有趣,有時間不妨去認識探索一番,總有驚喜。


延伸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網頁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網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頁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旅・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小睡相遇即緣份,純粹做著自己喜愛的事。 https://travellerdays.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大坑舞火龍

旅遊目的地 — 淺談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

鐵道環島.亂遊台灣29日
31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