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評書|村田沙耶香筆下那些模糊的界線

MaryVentura
·
·
IPFS
·
在故事的展開上,我總是很驚訝村田沙耶香的「若無其事」。就好像她總是能夠用最平靜的語言白描最炸裂的情節。

村田沙耶香的這本短篇小說集其實並沒有很高的評分,這本書也在我的書架上一躺就是兩三年。直到最近,我覺得自已似乎讀煩了非虛構,需要非常虛構的虛構作品,但是又不是科幻小說來調節,於是幾乎想都沒有想地就從書架上取下了這本書👇

書封

看過村田沙耶香最著名的之前幾本小說的讀者或許對于這本還能夠比較好地接受,但如果你不能接受,我也非常非常理解。因為,看封面就知道,村田沙耶香的這本小說集確確實實是「跨界」中的巨無霸。我之所以說跨界,是她真正地將人與動物的界線模糊了。或者說,她並沒有模糊這一界線,而是一直在探索究竟這一界線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樣的存在。

這樣的探索常常是需要挑戰我們最習以為常的認知的。這些小小的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個探索或者說界線的模糊就是「吃人」。

沒錯,書封上的這個故事「Life Ceremony」就是所有小說集中的核心部分。在村田沙耶香筆下的那個日本社會,好像一切都跟現在是一樣的,沒有變化,唯一不一樣的就是「Life Ceremony」。三十多年前,社會的共識還是人肉是不能吃的。但是三十年後,社會共識突然發展到了相反的方向。只有吃人,在人去世後為逝者舉行「生命儀式」,在儀式上來賓吃掉逝者的肉身,轉而去跟席間認識的人進行交配,爭取在「生命儀式」之後就創造出新的生命。

在故事的展開上,我總是很驚訝村田沙耶香的「若無其事」。就好像她總是能夠用最平靜的語言白描最炸裂的情節。吃人,煮人肉,一系列難以想像的「生命儀式」在她的白描下就好像是一個沈迷於回收再利用而越來越不能自拔直到最後開始回收人體、人肉的過程⋯⋯只要把回收再利用的任何東西換成人肉就好。

村田沙耶香的故事裡也總有跟一些讀者一樣的心懷質疑和不願意吃人肉,不認同這種社會認同的人,然而,就像是白色羊群中的黑色那隻,質疑的人總是同時在質疑自己是否記憶出了問題,是不是三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吃人的文化了?

真喜歡她這種觀察,又能潤物細無聲地把可怕的細節寫出來。😊

想起以前在雜誌上看到的一個笑話:說為了節省殯葬浪費,就不要躺著埋葬了。直接把逝者屍體豎著埋葬,就好像書櫃上的書一樣,不佔地方,能夠埋葬更多人。為了節省石材,也不要墓碑了吧。就剛好把豎著的屍體露半截在外面,看了大家也都知道死者是誰了嘛🤣

我覺得沙耶香這本《生命儀式》之所以評分不高一是因為在很多讀者心目中,這種巨大的、若無其事的跨界似乎還難以接受;另外一個原因我自己覺得可能是因為村田沙耶香在她幾本小說和眾多故事中體現的跨界似乎就只熱衷於「吃人」這一項,而這一點略顯單薄。

我也比較理解這些觀點,畢竟,還是期待她更多的「跨界」炸裂新作的。😊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評書|如何去「追」一條溪?

書評•評書
193 篇作品

虎讀不食子|岡本茂樹在《教出殺人犯》中探討「悔過書」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