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后感|写给自己的
写完这三天,我忽然觉得,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缓慢却彻底的剥落。文字不是单纯的叙述,而是一次又一次把我逼回身体,逼回记忆,逼回那些我平时极力想要掩饰的瞬间。
第一天,我写下转折。那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一粒盐、一口酒、一次擦肩。可偏偏就是这些不经意的片刻,把我从旧生活的轨道推了出去。灯光昏黄,呼吸急促,指尖像被火点燃,旧的自我被迫站在门外,敲了两下,无人应声,只能悄然走远。那一刻,我才明白,转折不是山崩海啸,而是暗夜里忽然张开的花,静静,却彻底。
第二天,我写下高光。没有舞台,没有观众,只有昏黄的灯和唇齿相撞的急切。那一瞬间,我主动迎了上去,像是终于敢承认自己的渴望。酒的苦涩、皮肤的咸、呼吸的热,都叠加在一起,击中了我最真实的部分。那是我的高光时刻,不是别人眼里的荣耀,而是我亲手点亮的自己。原来高光并不遥远,它藏在欲望里,在我不再退缩、不再掩饰的时候,才真正闪耀。
第三天,我写下恐惧。那是深夜的安静,一只手放在胸口,带来的不是安稳,而是慌乱。呼吸越近,欲望越炽热,恐惧也随之蔓延。它提醒我:亲密从来不是单纯的温柔,它总带着阴影,带着失控的可能。恐惧没有消失,而是与我同眠。我没有战胜它,而是学会在它的怀抱里继续呼吸。那一刻,我终于承认,恐惧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它让我更清楚地感知到自己仍然活着。
三天的写作,像三次不同的潜水。第一次,我在水底发现了暗流;第二次,我浮上水面,被光点照亮;第三次,我停在深处,看见恐惧的影子与我并肩游动。每一次都让我重新认识自己,不是理性里的自己,而是身体记忆里的自己。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闻到了酒的酸苦,尝到了盐的咸,感受到空气的稠密与呼吸的热。我甚至能再次听见那轻轻的一声叮,当冰块撞击杯壁时,预告一切即将发生的声响。这些细节被重新唤起,成了我的标记。
原来“标记回忆的位置与意义”,不是要把光与影分开,而是要承认它们一直并存。转折让我看见自己,高光让我接纳自己,恐惧让我真实地活着。
这三天的文字,像一封情书,却不是写给别人,而是写给自己。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赤裸;没有宏大的誓言,却真切。它告诉我,我曾经颤抖过、燃烧过、害怕过,也告诉我,我愿意继续与这些光影共存。
如果未来的我,有一天忘记了今天的自己,那么至少还有这几篇文字会提醒我:我曾在某个夜晚,因一次触碰而改变;曾在昏黄灯下,因一次亲吻而闪耀;也曾在深夜沉默里,与恐惧共眠。
那就是我的人生,高光与阴影并存,暧昧又真实。而我,终于学会把它完整地收下,作为给自己的情书。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