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穩定,只是走得比別人早一步
一、摸索本來就應該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們太常把「穩定」當成理所當然的目標。好像只要完成學業、找到工作,就該自動進入人生正軌。但事實上,進入職場才是人生另一個新階段的開始。
年輕人摸索職涯、頻繁換工作並不奇怪,而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歷程。就像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找方向,你總得走錯幾條路,才知道哪一條是屬於自己的路。
二、我花了更長的時間才認清這件事
只是我比較特別,我花了更長的時間在摸索階段。到了快 40 歲,我才第一次穩定地在一家公司做了六年。原以為這樣就是「找到方向」,但六年過後,我反而更確定——我並不適合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
那種長期附著在一個組織裡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慢慢失去了選擇的餘地。穩定不是不好,但如果這份穩定是以壓抑自我為代價,那就未必是幸福的選項。
三、開始頻繁換工作,但心更安定
從那之後,我重新踏上轉換的旅程。但這一次不一樣——我不再懷疑自己。每一次換工作,我都更清楚自己是誰、需要什麼、可以提供什麼。
我不再追求那種「一份理想工作做一輩子」的幻想,而是接受了自己的節奏。就像一條沿途換車的旅行,只要方向一致、風景各有滋味,為什麼一定要死守在同一節車廂裡不肯離開?
四、不穩定,不代表迷惘
很多人對於「一直換工作」抱有負面看法,彷彿這代表你不成熟、不夠堅持、沒有抗壓性。但我想說,不穩定不等於迷惘。
當你對自己夠誠實,就能在每一段經歷中獲得養分,而不是被消耗殆盡。我在每一份工作中看見不同的組織文化、人際動力與運作邏輯,這些觀察與經驗,讓我越來越能準確判斷什麼地方適合自己、什麼不值得停留。
五、走出職場框架之後,我的人生變寬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自由」不只是指換工作的自由,而是生活的多樣性也被打開了。
我去念研究所、參加各種工作坊、學習太極與舞蹈、接觸哲學與寫作——這些並不直接等於收入,但卻讓我的人生開始從單一的「職涯」轉向多層次的「生活」。
我不再把自己侷限在工作身分裡,而是把自己放進一個更大的世界去體驗、去連結。
六、我只是走在更早的未來裡
現在回頭看,我才明白,我不是「不正常」,我只是比別人早開始走這條路。
現在很多年輕人也不再一味追求鐵飯碗或長期雇用,而是選擇彈性職涯、遠距工作、接案、自媒體經營、或是混合式生涯。對他們來說,生活與工作的界線是可以自己定義的。
我當時走這條路,是被環境推著走,也是在矛盾中硬生生摸出來的。但現在我終於知道:這樣的我,只是走在趨勢的前頭而已。
七、每一段路,都是往自由更靠近的步伐
今天的我,可能還不是世俗眼中的成功人士。但我很確定,我走在自己的路上,而且持續在前進。
我的人生變得更廣、更深、更有選擇權。不是因為「穩定下來」,而是因為我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節奏,也願意相信,只要是往自己靠近的方向,都是前進,不是迷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