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寫 能夠寫 是福
寫作不能憑空,首先要有感受,當中涉及觀察力;有所感受,才能夠寫下來,那份暢快,來自與自己對話。
很多人以為寫作很容易,每每到他們自己要提筆,才有不知如何下筆、從何寫起的苦惱;不止因為弄不清想寫的東西和安排主次,近年尤多是找不到貼切的詞彙,這又與閱讀有關吧。
在眾多體裁中,散文、雜文最適合自己:不像詩歌要求用字精煉和押韻,不像小說、劇作講求結構,最適合散漫的我。散文當然有境界高低,我有自知之明,若覓得知音誠然理想。
小時候受過作文之苦,想不通為何老師指定題目寫作,沒所感又怎寫呢? 幸好中學老師容許我自由發揮。
繪畫、寫作、陶藝、編織、音樂、雕塑…..各式創作,均是與自己對話的方式,如何找著自己心底的聲音,人人不同。幸運地,我愛寫作,寫作最簡單,有筆有紙或有電腦已可——已說過我怕煩。
有創作的熱情,不會怕孤獨;而獨處是創作之必要。
#三日書
謝謝 @自由寫 @🫧聽聞心💫婷文說🫧 的記錄,不能參加郭強生先生講座的人如我,都能知道先生和在場人士的話。
郭強生先生觸動我或我有同感的說話:
💭寫作始終要與生活和生命相連。
💭在文學的氛圍裡,需要的是觀察與感受。
💭當生活沒有可傾訴的人時,寫作是絕對有幫助的。對我來說,我從來沒有可傾訴的人。所以我不是為了出書,而是通往自己的更深處,一步步,慢慢感受,慢慢調整出來。
💭寫完這本書之後,我就決定提前退休了。如果沒寫這本書,很多事我還想不清楚。寫的過程我想清楚了:不敢退休、不能退休、經濟問題。畢竟我單身一人,外界不斷用「孤獨死」、「老後恐懼」這些廣告嚇你,其實都是要你去理財、投資。但因為有寫作這個習慣,你勢必要放棄外界很多事情,人在外面,不可能有自己的寫作,這也是一種訓練,再好玩的事情,再多朋友邀約,如果跟「我需要完成這篇文章」相比,我選擇後者。
💭我養成習慣,外面的事可以先放手,可以說「不」,因為我要把這本書讀完,我要把這本書寫出來,因為我更怕錯過的是自己的時間。這就是我從二、三十歲開始寫作的感覺。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而寫作正是一種練習,讓你培養出另一種生活態度。
💭我覺得喜歡寫作的人,多多少少要學會一種必要的閒散。
@🫧聽聞心💫婷文說🫧 祝早日康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