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特市的新改版
平台改版了,新樣貌,我說不上喜不喜歡,畢竟我一開始就不是因為設計而留下來的。我來這裡,是因為它夠簡單,可以貼一段話就走,不用打開太多選單,也不用想那些排版的事。
我很榮幸也有被拉進測試群,只是剛好那時候有點忙,事情總是一件接著一件。然後,一回頭,討論好像也結束了。不過其實,更多還是不知道如何給建議,混合著對於改變的期待:我喜歡編輯文章的時候,左上角沒有讓我分心的通知點點。而登入頁面還是有著老習慣的預期,期待自己上榜或是看到市民推薦打賞的熱門文章。
其實我也有一些囉嗦的雜感想分享。
關於東西的排列與自治
這是種主觀而且權威的討論,誰可以決定優先序,然後又該放哪,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分配,我想在這個以自治做為社群治理裡面的馬特市更是敏感,不想扯太多過去看過無政府主義的觀察、大政府什麼預算的編排,我就只想圍繞在排版上來談。在自我領域裡,要怎麼在日常生活擺放物品、再到手帳裡的剪剪貼貼,又或是我的簡報頁面自己排得還不錯,在能夠主動的範圍裡,有人盡可能留下自己的符號,也有人更顯得隨和。但那是一種我自己內部的排列,我知道哪些文字要在哪裡停、什麼圖放在哪個轉場才會被看到。可是站在「網站該怎麼設計才算好」的角度,我沒有什麼判斷。看別人的意見,我也點點頭,但總覺得有什麼沒被我掌握。這讓我有點退縮。
這幾日再打開平台,新版本就已經上架了,就跟你注意到桌面上的水漬,他已經存在一小段時間。和一開始討論的版本,並沒有差太多,更新的重點是左欄瀏覽文章列表,加入了更多的主題標籤,馬特市強調自治就代表弱化來自站方的干涉,我猜這是來自這份期待,我看到有些遲疑,不太確定那遲疑來自哪裡。
是不是太念舊?人總是這樣,不然新產品導入也不會用34%早期採用者的數據,來判斷何時會迎來產品平台放量的時間點。
或者只是習慣一種操作方式後,要換另一種就懶得去適應?有一點像搬家,東西其實都還在,只是位置換了,燈光也不一樣了,但那只是感受的問題。在這裡還是跟以前一樣,按下發佈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不會被多餘的確認打擾。但自從新的介面多了一種觀測的方法,我也想身為作者就會多加留意標籤分類,即使我原本沒有預期我會是什麼分類,但如何認定,也是我跟讀者之間的事了。我想我還是會保持現在有點不太容易定義、不受限的樣態。
如果在乎的是與其他作者的互動,那改版本身只是個形式吧!
我是一個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的E人,所以盡可能,我不想被形式拘泥,盡量回到本質,所以無力再多走回到關於改版本身。
只是這段時間以來,我的用法好像也在慢慢靠近,跟社群互動。
不是刻意想跟上什麼,而是有些地方,自然而然地調整了,像開始多點進別人的頁面看一眼,有時候看到好文也會點個喜歡,偶爾也想,這篇是不是該配一張封面圖。這些念頭以前沒有過。可能不是平台變了,是我自己在移動。也可能是某種累積慢慢滲進來的後座力,不明顯,但一點一點地改變了我發文的方式。以前只是投遞,現在像是稍微願意看一下牆面長什麼樣,看看其他人怎麼貼、怎麼說,然後才轉身離開。
比如在這期Matters Choice 13 裡推薦@jaded.chen 的写完三个人,我才看懂自己 ,直覺的、慎重的回應了一個語氣、一種情緒。原作者的回饋,我愣了一下。原來這裡還是有某種聽見的機制,只是靜靜地、不催促,同樣的,當我想寫的被看見,我也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開始重視互動了嗎?會不會是這種被剛好讀懂的感覺,也剛好是我期待的,有它自己的節奏,不大聲,也不熱鬧。就像是丟進水裡的一顆小石頭,有時候水是平的,有時候它剛好泛出一圈圈漣漪。這種時候我才會覺得,啊,這平台好像不只是貼文用的。它也許是一個低聲運作的地方,文字之間偶爾會撞見別人的某個當下。
我以前很享受不必談太多的自由。不需要小結、不需要說「謝謝閱讀到這裡」、不需要標記誰。但現在有時候,我也會想起那天那句話,像是這裡其實也可以有某種微小的雙向,只是不用特別經營,也不需要持續,剛好被對應。
起點與使用方式
剛開始用這個平台的時候,沒想太多。它乾淨、夠直接,介面沒什麼花樣,也不太會煩。我需要的也不多,就是貼一段文字上去,然後離開。這樣就好。
我其實一直都這樣用。想到什麼就寫,寫完就貼,不看數字,也不管它會往哪裡去。沒特別想累積什麼,沒特別想等誰看見,像是有個地方可以留下一點什麼,已經夠了。
所以版面是什麼樣子,說真的我沒什麼意見。它讓我能貼上去、發出去、不必解釋太多。那時候的它就像一張空白桌面,文字貼上去,句子自己找位置,不用安排,也不用收拾。
光是發文其實就耗費了不少能量,當一個讀者也有點吃力。
我不確定這樣的靠近會走到哪裡。比起發一篇就走,也許會多停留幾秒。但不論如何,我還是希望這裡越來越多人,就像一座城市慢慢被人填滿。即使我還不太會說這裡應該長什麼樣子,也還沒完全習慣新樣貌,但還是希望這地方持續有人走進來、留下什麼。願平台也好、願城市也好,願這種慢慢靠近的使用方式,也是一種祝福。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