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被廢棄的牢籠:Zygmunt Bauman《 液態現代性 》

Jying Chang
·
·
IPFS
·
我們身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所有關係皆可置換,所有身份皆需更新,所有價值皆待證明。

「而今天,資本可以輕裝上路了,毋須在任何地方長期停留。但另一方面,勞工卻仍像過去一樣靜止不動——他曾經預期可固定下來的地方,卻永遠失去了舊日的堅實;他就像徒勞無功地尋找著可下錨的巨石、最終卻落腳在脆弱不堪的沙地上的一支船錨般。」

現代性是一個流動的詞彙。文本上意所指當代社會的總和,但是包曼的現代性卻從他的書寫時代窺見未來現世的樣貌。包曼在書中提出「固態」與「液態」的對比,以液態來比喻當代社會的漂浮與不穩定,對照過去社會的固態特質,如穩固的結構、長期就業與固定社區等。

《液態現代性》爬梳五個主題脈絡展開:解放、個體性、時間/空間、工作、共同體。透過這些領域透視流動性如何影響人們的身份認同與社會連結。我想紀錄的是針對勞資以及個體間液態性所帶來的影響。


相對於過去的「固態」,穩固的人與社會關係,在工作場域、人際關係與個人價值追求上相對穩固,福特主義時代將人定錨於工作,相對的個體也透過工作的回報獲得穩定的社會關係。

這裡所言非美化過去的勞資關係,而是單指社會與個體穩定性而言,解放帶來了另一場「自由的監獄」的焦慮:現代液化讓勞資雙方不再是穩定的綁定關係,大多數狀況而言,鮮少有人認為自己會在一間企業奉獻一輩子,資本可以自由移動,勞工也可以流動至不同企業體,甚至選擇不以企業為定錨的游牧式工作,看似自由,卻直指了自由主義弊端「個人成敗必定與社會無關」的核心,彰顯出當代工作模式與群體關係的即棄性,穩定職業道路的追求成為歷史,不確定性與零工經濟主導生活,反映出用完就丟的消費文化邏輯。

液態性的勞資場域看似自由,但失去相對應的保障。

資本輕裝上路,勞動力成為流動的、可取代的液體狀態;勞動所得的獲取不再擁有過去預期穩固的保障;將資本主義神格化、自由主義奉為圭臬,也讓財富極度不均與低薪資高工時、極度不平等的社會破口不再擁有被檢視與討論的可能。不安全感成為基礎,流動性帶來的自由卻掩不住高度不穩定與焦慮;個體被拋入自由的監獄,必須不斷重塑自我、放棄承諾,始終沒有安全感。


流動性讓社會集體失根,任由個體載浮載沉,政府、企業、社會,不再承擔應有的安全網功能。勞工在無根卻原地打轉的現代中,迅速學會規訓自我,學會馴服,以因應無保障與無根的漂流。

這並非指過去有如奴役般的勞資關係就值得讚揚,而是想指出當代的液態性讓人喪失發言、討論與爭取權益的對話可能。一如包曼指出,要讓流體保持一定形狀卻必須投入許多的關注、持續的警戒,個體必須在一個無止盡的爭鬥與警示中持續削弱自我的個體性,以求不在流動的資本市場中滅頂。


而將液態性的觀念放置於個體與社群,萍水相逢的短暫際遇充滿當代社會的情感價值觀,成為當代情感共同樣貌。長期而穩固的關係被片段式的約會際遇取代,科技看似提供無限自由的選擇,卻弔詭地將人推入孤獨的牢籠。

於是人類演化發展而來的穩固群體關係退場,以至於暴露出當代人際關係的脆弱性,但如同勞資場域,我們將個體與關係放入市場資本的語境中,個人對關係的追求成敗成為了一場投資與成本的關係,我們將它者異化成可量化可分類的投資標的,精心計算這一次與下一次的關係彼此之間的成本,加劇當代疏離以及其所帶來的心理疾病。

看似自由的選擇其實大量由演算法掌控,當代消費主義不僅讓我們在追求提高「自我價值」時持續將個人異化成為可被量化與比較的物化「成為」,也將他者也視為可取代與可割棄的物件。

我們不斷消費他人,消費自己,消費關係,沒有警示的流動性讓現代進入大廢棄時代,自我也可以被廢棄,流動、無根、疏離,進入永恆流浪的牢籠。


我們身處於這樣一個時代:所有關係皆可置換,所有身份皆需更新,所有價值皆待證明。


液態現代性指向社會結構的鬆動,讓人們無形的內化個體性,我們開始以可被捨棄的速度來衡量自我存在的價值。我們被教導要靈活、彈性、流動,卻不被允許真正安身立命。於是自由成為最華麗的誤導,流動成為最有效的控制。

包曼對液態的描繪,除了社會學文本之外,也是一場對人如何逐步習慣於失根的預言。當失根成為常態,我們以漂浮的方式生存,既無法落地,也無法離開水面。我們持續更新、優化、修正、競爭,將「成為」當成目的,卻忘了「是誰」才是問題的起點。


液態現代性不可逆,但我們仍可以辨認其形狀、在無根的時代裡試圖記憶,人類從未真正只靠漂浮存活。我們渴望連結、渴望穩定,渴望在無限選擇的迷霧中,抓住一個可以相信的他人與自己。

這樣的渴望,本身就抵抗著流動的強勢語彙。它提醒我們,不是所有變動都同等於進步;不是所有自由都不需問責代價。而那些有幸尚未完全液化的部分,彷若擁有形態的、蟄伏的、小小的獸,我珍視那部分的自己,那是提醒自己抵抗的氣息。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书音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ying Chang在貓毛中閱讀 閱讀心得和偶爾個人書寫 文學|社會學|哲學|人類學 IG : jc_purrreads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老人浪漫:落日飛車《QUIT QUIETLY》

個人書寫
15 篇作品

當閱讀成了悖論:Rachel Cusk《Pa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