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慈悲的代價
他曾放過一個妖,因為她沒有害人;他也曾相信,善能化惡。但那年春盡,滿村血煙,孩子在桃樹下唱歌,一口咬斷了他最後的慈悲。自此,法海收起悲憫,藏起溫柔,成為世人眼中冷面無情的“妖剋僧”。可他夜夜伏案抄經,在牆上寫下那句:“慈悲不敵,不可教。”他不是不曾動情,只是那情,殺了整個村子。——這不是白蛇的故事,而是法海的心創。

直播預告 | 6/21晚上9點聊聊梅村 X 星際馬雅13月亮曆禪修方法
2025/6/21 21:00在我的YT頻道:黃皮膚的吉普賽人露思將進行直播!!!!

立地成佛:佛法說得那麼難,其實就這個意思
「立地成佛」聽起來好像很玄,其實意思很簡單:在你當下的生活裡,看清楚痛苦的本質、放下執著、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就是佛法的實踐。很多宗教用詞讓人難以接近,不是因為它真的高深不可攀,而是講話的方式太繞、太遠離生活。這篇文章就是要把這些繞來繞去的佛教語言,翻成你我都能懂的人話。

八關齋戒Day1 | 猜猜最難的是哪一項?
一起來八關齋戒吧!

對佛法的告白
於我而言,我的人生際遇與知識積累讓我親近了佛法,在既有的價值觀上,多了一個能主宰自己生命的思想武器,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時,也能認識自己與改造自己。

實踐布施攝的經驗
原本,我以為自己是布施的一方。後來,我發現杜姐送給我的東西更多,才意識到自己原來才是被照顧的一方。

塑我心目中的那尊佛
我認識並學習佛法以來,一直很著重「回到自己」,認為大道之行,不責於人。反求諸己或能從自省中解脫,但能做到真正成就智慧的自省談何容易。於是,我開始想,塑我心中的那尊佛。

輪迴的新觸動
學佛其實就是在學做人,學習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充滿覺知,學習掌握自己行為慣性的規律,有意識地做自己言行舉止的主人,因而成為一個自在的人。

什么是小乘、大乘、显宗、密宗
需要厘清两对概念:小乘宗义 vs 大乘宗义。小乘人 vs大乘人再说显宗、密宗。

生活中練習八正道的經驗
佛法確實是一門得以實踐與運用的法,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事,我提醒自己時常想著正見、正思維,盡量做到正業和正語。希望做到「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創造的可能性
每一次在日常中感受到的苦,都是一次練習的過程,一次探索自身「創造的可能性」,我想那就是智慧吧。這樣想來,佛法說的自在,也是一種愛自己的能力。

回到自己與菩提心
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我從佛學班畢業了
佛法博大精深,理論系統非常嚴謹、複雜與深奧。但佛法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就是「回到自己」、「活在當下」。我很慶幸在這年紀就去學佛,有我自己的因緣合和,有我的生命軌跡。接下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而修行不在道場,不在深山,就在日常。阿彌陀佛。

夢境、外道、考驗!
距今大約三年前的一天夜晚,曾經做了一個這樣的夢。我身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正要去一個地方。又遇天公不作美,天空下著傾盆大雨,因為是黃泥路,造成路面積水而顯得泥濘且難行。但我仍然決定,在大雨中即刻啟程,一個人獨自行走間,途中我來到一間氣派雄偉,規模不小的道場門口。但我沒有想進去的意思,只是獨自一個人駐足於道…

阿支羅聞法見諦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時,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缽,準備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羅迦葉居士正準備出城辦事,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他遠遠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羅迦葉請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為我開示嗎?」佛陀告訴迦葉居士:「現在時機並不恰當,我要先進王舍城裡托缽乞食,等回來時再為你解說。」但阿支羅迦葉仍一再…

心存善念
深夜時分,火車在崇山峻嶺中奔馳,乘客們睡得東倒西歪。一個年輕的小偷悄悄地將手伸進別人的口袋,這幕恰巧讓巡邏的員警看見。警察追過來,小偷倉惶逃去。 車廂裡十分安靜,只有一個蓬頭垢面的男孩鑽在桌底下撿空瓶,小偷試圖跳車,可是火車飛奔行駛,跳車相當危險。驚悸之中,他回頭一望,發覺警察不再追他,轉過頭來,小偷卻看見前面有…

吸引力法則的法門
現代的「顯化」和「吸引力法則」,旨在改變自己的信念,認為只要真心相信自己會得到某些事物,便可以在未來得到。佛法中也有類似的說法,例如《阿彌陀經》中說的「信、願、行」,如果我們十分相信一件事會發生,又希望那件事發生,加上有行為配合,那件事便會成真。

冥陽兩利的《藥師經》
大多數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經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經;其實,藥師經也是一部冥陽兩利的佛經,這兩部經常被眾生誤解,認為地藏經是用來超度往生者,藥師經是用來利益陽世眾生,如果熟讀這兩部經,就會發現地藏經也是一部「生活寶典」,藥師經更是一部消除業障功德殊勝的佛經,不論在地獄或在人間,都能消除業障而獲得解脫煩惱、痛苦與種…

信佛一定要吃齋?修行佛法一定要剃度?細說佛法之二
離苦得樂、超越生死 !

是修習佛法? 還是信奉佛教? 細說佛法之一
離苦得樂 , 超越生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