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地區與東海藝術街的都市空間發展與變遷
藝術街在地方空間尺度實際上已脫離東海,但卻在隱形之中的保留了對東海的空間想像,這樣的想像建立在過去的歷史脈絡中,因此東海的空間現在是單方面的交集在藝術街之下,形成現在隱藏於地方認同下的虛級空間尺度。

城市觀察:香港奇特風景
趁這「半年結」之時,分享完全沒有空閒時間、最忙碌的日子裡,各種「剎那間的城市觀察」

香港散步:那些城市裡的無名空間
城市裡許多無名的路,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我很好奇,命名會否為這樣的路帶來改變?人們又會否採納這名字,真的使用它?

隨筆:遇見城市角落的色彩
把在當時看不到連繫的城市碎片,用一條線串起來,是一種為生活"making sense"的方法。

香港散步:銅鑼灣 Fashion Walk
這一角銅鑼灣的氣氛,總是別樹一格。

香港散步:從太古城到太古坊
這座城市裡,有許多長久以來都存在的藝術作品。它們在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場所中,漸漸成了大家日常頻繁相遇、親切的存在。

香港散步:海豚池平台花園
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在自己的城市,去到一個從來無踏足過的地方。

感受「地方」:吿別新光戲院
很難想像,在英皇道跟書局街交界、遠方可看見獅子山的街角上,存在半世紀的戲院,終將不再存在。

金泽:随机出现的寂寥不夜城
2025/01/02-2025/01/05 日本金泽游记
[史話]從二二八看臺南招仙閣身世
1947年二二八事件蔓延至臺南之際,臺灣南部防衛司令部臺南區指揮部以參與暴動為由拘押郭天福,期間招仙閣逕遭二〇五師青年軍所駐。郭天福保釋後,招仙閣才收回不久,又被空軍供應司令部強制入駐,還強迫郭天福「顧全大局」簽訂「不定期」租約。

用城市空間傳播訊息:「你有咩遺願?」
這個叫「事在人遺」的campaign,特意邀請大家日常去傾談這個不易開口去談的話題,打破禁忌。

打開空間:《夜闖異廠》
進入原本無法進入的城市空間,總是非常難忘的體驗,但除了最直接的「參觀」,這十多年試過更難忘的,是可以走進那些空間,體驗不同演出和藝術作品。

[史話]高雄首座「汽車」的「停車場」?
說到高雄港邊地方文化觀光的熱點,不可不提哈瑪星,而當中規模宏大的鐵道文化園區,更是難得富含歷史底蘊的開放空間。在二甲子多以前,這裡曾經有一座高雄最早的「汽車停車場」,它又何鐵路運輸有什麼關係呢?

看不見的空間:遮蔽的「皮囊城市」
想起一些學者說,creative destruction,創造性的破壞,就是城市最核心的本質。

人們對一段草叢也有不同情感?不同族群對澳門綠地的情感分析
有否想過,我們對城市中各種綠化設施,其實也有不同情感?

没有护栏的窗
窗户从未如此紧要。

[人物]南臺灣第一拳師—施濶口
一生堅決抵抗日本的施濶口,一句日文都不學也不講,曾因捲入特高事件而被捕。而迎來歡天喜地的光復不久,卻又因二二八事件及後續白色恐怖兩度入獄,槍口餘生的他一病不起,原本懷抱的祖國夢也就此粉碎,最終在1953年逝世。

一个高速发展时代的进取青年在一切慢下来之后|接力访问055 苗苗
她问自己,“我的社会参与感是什么?”

风景的回响
记录一场盛大的23/24庆生与跨年。

[建築]又一處高雄文化「淒慘」?談舊市議會都更案
高雄舊市議會於2020年幸運地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具象徵性的議事廳被視為招商開發的阻礙,遭到官員與委員無情地踢出保存範圍外,變成都更計畫中新建商辦大樓的腹地。閹割掉最具議場建築精神的空間,舊市議會好端端的文化資產變成「文化淒慘」,極其諷刺。
